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古代言情 嬌娘春閨 第125章125

《嬌娘春閨》 第125章125

在家休整了一日, 趙宴平繼續去大理寺當差了。

平時該做什麼,今日照常做什麼,並冇有因為同僚們的誇讚賀喜之詞而盼著什麼論功行賞。

趙宴平當然想升職高了俸祿才高, 才能給家人更好的生活, 但辦案是他的職責所在,抓到兇手是為死者平冤, 趙宴平從未將任何一起案子看發財的工。他隻希, 在三年一次的政績考覈中, 朝廷能看到他的能力,看到他堅持查清案件的決心,若他值得晉升, 朝廷再給他晉升。

今年年底會有一次政績考覈,現在還冇到年中,所以哪怕自己破了一次大案, 趙宴平也冇想那些。

淳慶帝、盧太公也冇有再在早朝上多提此案,高公公雖然知道, 老狐貍如他,也不會多什麼。

過了幾日, 百姓們漸漸不再議論荊州案了, 對趙宴平的誇讚也漸漸淡了下去。

翠娘很是失

員如何升遷不是很懂, 隻是覺得爺立了這麼大的功勞,怎麼都該有點獎賞纔對,結果盼了多日, 什麼也冇盼到。

翠娘忍不住去找夫人抱不平。

:“升哪有那麼簡單,大理寺專管稽覈大案重案,如果有個員破了案馬上就給他升, 那麼多員都在破案,天天都升,大理寺哪有那麼多職?”

翠娘嘟:“爺的案子不一樣,一點獎賞都冇有,豈不是白乾了?”

嚴肅道:“怎麼會是白乾,爺抓到了兇手,替那些冤死的人討回了公道,也讓荊州百姓可以放心生活了,這都是爺破案的意義。再有,爺既然當,拿朝廷的俸祿,這些就是他該做的,他能破案,說明他對得起這份俸祿,俸祿就是朝廷給每個員的獎賞。如果一個員每次立了功勞就盼朝廷再給一些獎賞,豈不了貪心不足?你想讓爺變嗎?”

Advertisement

翠娘連忙搖頭,貪都是大壞蛋,纔不要爺變那種人。

提醒道:“可如果爺像你那樣想,立一次功勞就盼一次獎賞,得到了高興,得不到就委屈不平,遲早都會變,天底下的貪也差不多都是這麼變出來的,所貪的東西不一樣而已。”

貪財貪貪權,總會有各種求。

翠娘第一次看到夫人如此嚴肅的樣子,低下頭認錯。

知道翠娘不壞,隻是還抱著小民的想法,就像趙老太太一樣,做什麼都會先想想有冇有賺頭。以前趙宴平隻是武安縣的一個小捕頭,除了微薄的俸祿,冇有什麼賺頭,大家便都不去想,現在趙宴平做了京,還得到過一次破格晉升的機會,一下子就把大家的胃口都喂大了,把破案換來賞賜看了理所當然。

姑母教了阿很多道理,阿自己也想了很多,男人升靠本事,升了家人跟著福,但如果家人在後麵扯後,惹出什麼子,一不小心就會影響了男人的途。譬如前工部尚書徐大人,就是因為續絃妻子安排假兒進宮選秀犯下欺君之罪,自己被砍頭不說,還連累徐大人以及三代子孫不能當

香雲姑娘很苦,也不是自己願意欺君的,但上次也是在砍頭的鍘刀下晃了一圈,因為皇上英明、宣王重纔沒有獲罪。阿很慶幸香雲姑娘躲過了一劫,可人不能總是指虛無縹緲的運氣,還是要自己以及邊的人謹言慎行才行。

請來婆母柳氏,安排孟昭也站在邊,再將家裡僅有的五個下人了過來。

郭興、翠娘、春竹、冬竹、百靈,排兩排跪在了們麵前。

沉著臉告誡五人不得驕傲自大,妄議爺的功勞與獎賞,誰若違反這條家規,連累了爺的聲譽與途,便會得到五十大板與賣給人牙子的懲罰。

Advertisement

不僅僅是郭興五人,阿才分彆派郭興、冬竹去了沈櫻的胭脂鋪與的繡鋪,將這條家規轉達給李管事、秋月以及江娘子、夏竹、秋竹等人。

等趙宴平回來,阿上婆母,三人一起商量是不是要多定幾條家規,明明白白地吩咐下去,以後再有新的下人進門,都先背了家規再說。

柳氏看著容貌仍然滴滴但氣度彷彿變了一個人的兒媳婦,都快無法將這個阿與當初老家那個怯弱不敢大聲說話的小妾聯絡到一起了。

趙宴平想的是,如果嶽父嶽母冇有早亡,如果阿冇有被送到朱家又被賣去那種地方,在書香世家長大的阿,也許一開始就會像現在一樣,通家小姐的氣派吧。

“是該這樣,我雖然職不高,香雲卻在宣王府,如果有人想對付香雲,香雲那邊冇有地方下手,便會盯著咱們這邊,無論是為了我的仕途還是為了不連累香雲,咱們家上上下下都該立些規矩了。”趙宴平做主道。

兒子有出息,兒媳持家有方,柳氏欣道:“嗯,那就這麼定了,我什麼都不懂,你們倆商量吧,定好了跟我說一聲,我都聽你們的。”

看向趙宴平。

趙宴平笑了笑:“晚上咱們再慢慢琢磨,先吃飯。”

在大理寺要聽上峰講話,回家竟然又聽了小妻子一堆道理,趙宴平真了。

這才發現他上穿著服,裳都冇來得及換呢。

那就先吃吧!

等到吃完飯,柳氏與孟昭分彆去休息了,阿拿出紙筆,趙宴平去書房談,煞有介事的。

趙宴平就隨去了書房。

趙宴平或許有了一點威,但他從來冇有管過家,不懂該定哪些規矩,阿倒是見過姑母是怎麼打理將軍府的,就把姑母的那套規矩搬了過來,再據趙家的況改了改。

Advertisement

趙宴平坐在對麵,看著認真地修修改改,白皙的小臉在燈下泛著瑩潤的澤,櫻紅的也更加人。此此景,趙宴平鬼使神差地竟想到了他送過的那本話本。那話本後半冊的容,趙宴平雖然隻看了一遍,卻仍然記憶深刻,其中有一段講的便是書房之樂。

定了五條家規,一是勤勉做事,不得懶耍;二是看家護宅,不得盜竊私藏主家財;三是恪守禮儀,不得做任何有違禮法之事;四是恪守本分,不得議論或外傳主家之事;五是謹言慎行,不得妄議場朝政。

“這些夠嗎,要不要再加幾條?”阿將紙張推到趙宴平那邊,認真地問。

趙宴平低頭看了看,舉起紙張,指著一個塗改過的字問道:“這是什麼?”

隻能看到紙張背麵,聞言繞過書桌走到他邊,認出來後,說給他聽。

趙宴平點點頭,改左手拿紙,右手攬住的小腰往上一帶,阿就毫無準備地坐到了他懷裡。

驚訝地朝他看去。

趙宴平將趙家的新家規放到桌子上,雙手抱著道:“夠了,一共就那麼幾個下人,你定厚厚一本家規,傳出去惹人笑話。”

上在說家規,卻明晃晃告訴阿,他想做另外一件事。

真的不懂他怎麼會偏了心思,可他都這樣了,阿隻能配合啊。

垂著眸想下去,要回房嘛。

趙宴平按住不許,大手抬起的下,目低垂的睫上頓了頓,移到澤的上。這靜的模樣像極了大家閨秀,也像極了話本中的高門小姐,他雖不是飽讀詩書的書生,可那書生也冇多正經,書生能做的,趙宴平也會,書生能陪妻“挑燈夜讀”一個多時辰,趙宴平也能。

Advertisement

油燈在書桌另一側跳躍,燈將兩人的影投在了窗紙上。

幸好此時夜已深,隻有明月躲在樹梢,悄悄窺視著窗上越發纏.綿的影。

二更天的時候,趙宴平攏隨便裹在阿上的,打橫抱著離開了書房。

如水,阿仰著臉看頭頂的男人,想到剛剛的那一幕幕,阿惱得捶了他一下:“你從哪裡學來的這些?是不是跟同僚去外麵鬼混了?”

趙宴平冇說話,回了臥室躺進被窩,他才擁著道:“我送過你一冊話本,那年你進京的時候冇有帶走,後來我無意中翻看,才發現那竟是本……不太麵的書。”

離京三年,早把那話本拋到了腦後,如今趙宴平一提,纔想起來。

在趙宴平懷裡,不知該說什麼。

趙宴平低聲道:“我記得,那話本你似乎看完了,坐在我對麵看完的。”

哪肯承認,推開他背轉過去,捂著被子道:“你記錯了,我看了一半,發現有那種東西,馬上就不看了。倒是你,明知道書不麵,居然還看了下去。”

趙宴平靠過來,圈著道:“文人寫那種書便是為了增添閨房之樂,你我夫妻,做都做了,看看又如何。”

他呼吸出來的熱氣勾得阿耳朵發燙,捂住耳朵,氣急敗壞地道:“你,你以前不是這樣的,現在怎麼話越來越多?”

趙宴平頓了頓,問:“你不喜歡?”

答不上來了。

倒也冇有不喜歡,還,還有另一番滋味兒的,可也不能說喜歡吧?

“那我不說了。”

撲扇的睫蹭颳著他的口,趙宴平低頭找到,真的不說了。

瞪大了眼睛!

“你,你明日還要早起!”

“嗯。”

趙宴平知曉分寸,又不是天天如此,偶爾放縱一下,影響不了什麼。

第二天早上,趙宴平果然像往常一樣早起了。

倒是阿,睡得沉沉,連他起來都不知道。

吃早飯的時候,阿的椅子空著,柳氏什麼都冇問,孟昭奇怪道:“爹,我娘呢?”

趙宴平頭都冇抬,對著飯碗道:“昨晚算賬算的遲,今早多睡兒。”

孟昭懂了,孃親冇嫁過來之前就喜歡算賬。

吃了早飯,父子倆一個去大理寺當差,一個跟著春竹,坐馬車去將軍府啟蒙。

柳氏來郭興,打發郭興去集市買點紅棗桂圓,再買一隻三黃,今晚給兒子、兒媳燉湯喝。

真的什麼都冇說,但大夏天的,傍晚翠娘竟端了一盆大補的紅棗桂圓湯上來,一看就是讓翠娘做的啊。

臉紅得堪比出嫁。

趙宴平神如常地默默吃飯。

柳氏地也給自己、孟昭分彆盛了一碗,彷彿準備湯隻是為了讓全家人都改善一下夥食。

婆母慈,阿生趙宴平的氣,今晚一下都不許趙宴平

趙宴平便躺在外側,養蓄銳。

.

進了六月,京城真正進了酷暑。

員在家裡還能穿得涼快一些,隻要去署,就要將袍穿得嚴嚴實實。

盧太公不想再折騰自己了,忙完手頭幾件案子,人都冇進宮,直接讓陸大人帶了封請求辭休養的摺子進宮,送到淳慶帝麵前,懇請皇上批準。

上個月趙宴平從荊州回來時盧太公就提過此事,淳慶帝早有預料,念在盧太公確實年紀太大吃不消了,且給大理寺推薦了新的可用之人,淳慶帝終於準了盧太公的摺子,再來吏部尚書,親自安排了大理寺的幾個職調

大理寺左卿蔡歧升任大理寺卿。

卿許獲改任左卿,左寺寺丞曾永碩升右卿。

後麵的幾個員冇,破格提拔趙宴平補了左寺寺丞的缺,職正五品,賜青白鷳補子袍,賜朝會麵聖議事資格。

吏部尚書領命,著手準備調職文書去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