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老宅是魏傕在爲時的家宅,那時魏傕職不大,家宅也不過個尋常院落。但他當上丞相以後,卻一直沒有捨棄這座宅子,也沒有另置新宅。
至於那位許姬,據我所知,自從定都雍州,魏昭也一直跟隨著魏傕,魏氏一家也遷去了雍都,卻爲何將魏昭唯一的妾侍在?
我的腳已經無大礙,只是不敢隨意行走。來到之後,我就一直待在屋裡,把腳養好了再走。
魏安是個閒不住的,他一直記著我的推車,才落腳,就張羅著找木料。
“四公子,你這還是推車麼?”阿元拿著魏安畫圖的木板,看了好一會,對上面的橫橫圈圈一臉茫然,“怎麼似乎不大一樣?”
“是不一樣。”魏安說,“原來的太矮,我加高了些,還在子上加了牙,若推車要在土坡上停住,可以把子剎住,不會走。”
“四公子真聰明。”阿元讚歎道。
魏安撓撓頭:“我其實還想再改改胡牀,變兩層坐板。上層可坐,下層挖個,底下接糞桶,這樣,長嫂就不必拖著傷足去如廁了。”
阿元:“……”
“四公子真好心,”的笑容變得赧而怪異,看看我,道,“可夫人又不是殘疾,這些日常之事並無妨礙。”
“是麼?”魏安皺皺眉頭,有些失。
“無妨。”我說,“四叔主意甚好,不妨先做出來。便是我一時用不著,放在家中說不定也有備無患。你說是麼?”
魏安神一展,點點頭。
我微笑。
剛纔聽著魏安一番話,我心中大亮。世上傷了腳的人各種各樣,程度不同。那麼推車也可以有不同的式樣,比如我先前用的,若只是不便行走,已經夠用了。而魏安說可以如廁的這種,不知有多不能自理生活的人在盼著它?
我瞇瞇眼睛,耳邊似乎有叮叮噹噹的聲音在響。哦,那是銅錢在布袋裡撞……
靜養的效果很好,兩天後,我的傷足已經完全復原,行走無礙。
當我自己走出廡廊的時候,只覺天地明淨,普照。
我住的屋子是魏郯從前的居所,屋裡的東西都是他年時用,我打開一隻箱子的時候,還發現了幾件舊汗衫和彈弓木劍等玩。我拿出來看了看,這些東西保存得很好,箱子了塞了樟香防蟲,其中一把彈弓的背上刻著一個歪歪扭扭的“郯”字。
再寫得歪一點就可以視作文盲了。我看了好一會,心裡下個定論。
魏郯的屋子待膩了,我對魏安表示出觀賞老宅的意願。他撓撓頭,很難能可貴地放下手裡的活,給我畫了一張老宅的地圖。圖中標明各院子方位尺寸誰人住過,畫完之後,魏安丟給我,然後繼續埋頭弄他的推車。
我於是拿著地圖,和阿元一起到看看。這種宅子當然沒什麼好看的,不過我既然住進來,至要知道這是個怎麼樣的地方。走了一圈,各都尋常得很,不過後園裡,一片芍藥映日盛放,正豔。
不過吸引我的,是芍藥叢中的一名子。態纖瘦,戴著遮的草笠,雖穿著尋常布,卻看得出這絕對不是僕從之人。
似乎聽到靜,子擡起頭來,笠沿下,出一張眉目秀致的臉。
神有些詫異,卻隨即放下手中的東西,摘下草笠朝我走過來。
“妾許氏,拜見夫人。”盈盈一禮。
我聽懂“許氏”兩個字,便知道我猜得一點不錯。
“原來是許姬。”我微笑,頷首還禮,“久聞姬芳名,不想今日方見。”
許姬神謙和,道:“妾常居,故不曾與夫人相見。”
寒暄了一會,我見談吐文雅,想來也並非小門小戶的兒。
“姬在園中賞花麼?”我問許姬。
許姬答道:“並非賞花,妾乃是在修剪枝葉。”
“哦?”我那些芍藥,莞爾,“姬有園藝之好?”
許姬亦笑,道:“若論園藝,妾不過懂皮。這些芍藥,是丞相當年親自種下,每逢開放,府中必設宴賞花。如今丞相去了雍都,妾恐此花敗落可惜,便親自照顧。”
“原來如此。”我頷首,讚道,“姬果是細緻之人。”
許姬低眉謙道:“夫人過獎。”
“這許姬在很是清閒麼?”回到房裡,阿元斟一盞茶端到我面前,嘀咕道,“二公子的姬妾,在這府中也是個有份的人,何苦與園丁搶活幹?”
我看,笑笑:“阿元,你若是被孤零零扔在,夫君舅姑一年也見不上幾回,你可會尋些事來做?”
阿元覺得有理,點點頭。
我輕吹茶盞,喝一口茶。
其實不單只是尋事做,還有一層。開口丞相閉口丞相,這位許姬,很明白要討好誰。
我許久都不能自由走,如今好不容易來到一平安又熱鬧的地方,在宅子裡待了幾天,我就打起了外出的主意。
其實外出很簡單。這個宅子裡沒有舅姑夫君,我的地位就是最高,家人不好阻攔。於是,我向管事打聽城中哪裡有靈驗的廟觀,對他說我要去爲舅氏和夫君祈平安。
管事猶豫了一下,最終沒有反對。郭夫人喜歡拜神,這一招簡直百試不爽。
車馬和護衛的軍士隨隨到,準備好供奉的用之後,我乘著馬車往城東而去。
曾爲東都,這裡的廟宮雖不及長安,卻也修得很大,香火旺盛。相比之下,雍都雖然名頭上就帶個“都”字,那裡的廟宮卻簡直寒酸得擺不上臺面。
我將供奉之給廟祝,請他設案,然後有模有樣地祝禱一番,吩咐阿元爲廟宮捐香火。
拜祭之後,我走出正殿,正盤算著該去哪裡轉轉,旁忽然有一個聲音傳來:“君……傅君?”
我訝然轉頭,只見一位老婦,手裡挎著籃子,兩隻眼睛著我,滿是不可思議。
“你……”我覺得面,又想不起來。
“君!”老婦看著我,滿面激地上前來,“君,老婦是喬夫人的母,君還認得麼?”
我回憶起來。是我三姨母的母,從前三姨母去過長安幾回,都跟在旁的。
“呂阿媼。”我輕聲道。
呂阿媼點頭,著我,已經泣不聲。
母親有兄一人,妹兩人,在家中排行第二。
我從呂阿媼的口中,知道了當年母親幾位兄妹的事。
傅氏被誅,我的舅舅喬昱失了司隸校尉的職,而我的兩位姨母的夫家唯恐收到牽連,斷了與外家的聯繫。彼時,我的外祖父已經不在,幸而留有祖產,舅舅雖不爲,在也仍是高門。可沒過三年,風雲突變,長安的勢蔓延至。舅舅舉家出逃至陳州,安頓下來之後,舅舅投奔了當時割據河南的董匡。他出高貴,經綸滿腹,也會用劍,董匡對他欣賞有加。可惜董匡其人在打仗上是個庸才,舅舅在徵州的路上中了埋伏,被箭中口,不治亡。
我的四姨母排行最末,當年嫁給了的另一個高門蔡氏。的宮室被何逵焚燒之後,蔡氏到此地不可久留,亦舉家遷走。不料天下大,到都沒了法紀,蔡氏一家在往南的路上被土匪劫殺,無一生還。
母親兄妹四人,如今唯一在世的,就只有我的三姨母。
呂阿媼是隨著主人家到廟宮裡來拜神的,於是,在廟宮奉茶的廂房裡,我見到了我的三姨母。
看到我的時候,臉一變,眼眶倏而發紅,抱著我哭作一團。
“阿嫤……阿嫤啊……”的手抓著我,捶頓足,聲音嘶啞得變了調,“我可憐的外甥,可憐的阿姊啊……”
周圍的人皆低頭垂淚。
我縱是早有準備,亦淚溼襟,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親人重逢,卻沒有喜氣,只有滿屋子的哭聲。
相認之後,旁人紛紛勸解,三姨母又抱著我哭了一陣,才稍稍平靜下來。
拉著我的手,各自說了些離散之後的事,慨不已,又掉了不眼淚。
“你舅舅聞得你嫁去萊,本前往相見,奈何你外祖母突然中風,臥牀不起,此事就耽擱下來。到了後來,生變,你舅舅去了陳州,就再也沒有回來。”
“不知外祖母可還健在?”我問。
三姨母搖搖頭:“何逵來之前,就去了。你母親的事,我等也不曾告知於。你外祖母病逝前一日,還總說你母親怎麼總不回去看……”說到傷心,又哽咽起來,低頭拭淚。
我也難不已,過了會,問:“我記得舅舅有一子一,不知何在?”
三姨母道:“你舅舅故去之後,你舅母就帶著兒家人回了,如今在住在舊宅裡。”
我頷首,至舅舅還有後人,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三姨母擡起頭來,問:“阿嫤,你如今嫁去了魏氏,是麼?”
我道:“正是。”想想,魏郯娶我的事連在譚營的趙雋都知道了,何況是在的姨母。
“夫君待你可好?”
我答道:“夫君待我甚好。”
三姨母臉上終於浮起些欣之:“如此,便是大善。阿嫤,只要你過得好,我等還有何求。”說罷,低低道,“阿嫤勿怪姨母不去尋你,你家出事之時,我等這些親戚竟什麼忙也幫不上,若非今日遇到,姨母不知還有何臉面去見你……”
我不語。說起來,自從嫁給魏郯,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故人親友。他們除了痛惜傅氏不幸,說得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苦衷請我原諒。
我心中悲涼,可面前垂淚的畢竟是至親,心底也深知爲別家媳婦的無奈。
“姨母……”我握著的手,輕輕嘆口氣。
與三姨母別過之後,我再無心閒逛,登車返回老宅。
日子一天天過去,魏安很快把新的推車做出來,我左看右看,都覺得很是不錯。
“可惜長嫂不坐了。”魏安憾地說。
“無妨,這是好,總不嫌多。”我說。過了會,我又道,“四叔可曾想過,那荒村裡的老丈,孤獨一人生活,有了推車也無人幫推,如何是好?”
魏安說:“他家有隻黃狗,我試過,平地裡能拉。”
我笑笑:“若是沒有黃狗呢?推車上的人要是能自己推著走就好了。”
魏安眼睛一亮。
八月很快到了末尾,秋風微起之時,北邊傳來消息。譚熙在軍中病死,四個兒子爲繼位之事生隙。魏傕一路北上,已經攻佔了河北大部,兵臨冀州。
李尚還沒有回信,這時,卻有兩個我意想不到的人登門來訪——我的舅母丁氏和的兒喬緹。
作者有話要說:下面朗誦酸詩一首:
我以爲
那一天很遙遠
我以爲
我不必擔心
夢沉浮
死追衆坑
方韓還在吵
斯達克斯還沒演到第五集
我宅腐折墮
驀然擡頭
它
已在咫尺
家遭橫禍,被滅九族,費盡心思懷上的孩子慘遭滑胎, 素來溫婉的林錦終不再忍讓,追究到底! 然所有的一切皆是枕邊人揮劍所向, 愛恨交織,纏綿之余,含淚相戈,卻反被他嘲諷! 怒不可遏的她揚起旗幟,與他背道而馳。 你毀我家族,我奪你江山,又有何不可?
沈訴訴夢見未來,差點被自己的夢嚇死。 她將會被送入宮中,因爲被寵壞,腦子不太好,她在宮鬥裏被陷害得死去活來。 後來她就黑化了,手撕貴妃腳踩原皇后成爲宮鬥冠軍。 但那有什麼用呢? 後來皇帝統治被推翻,她只當了三天皇后。 最後她死於戰火之中,三十歲都沒活過。 驚醒過來的沈訴訴馬上跑路,不進宮,死也不進宮! 她的縣令爹告訴沈訴訴,你生得好看,不嫁人遲早要入宮。 沈訴訴環顧四周,發現自己身邊那個沉默寡言的侍衛不錯。 這侍衛長得帥身材好,還失憶了,看起來就很好拿捏。 之前沈訴訴機緣巧合把他救下,是他報恩的時候了。 沈訴訴和帥氣侍衛商量着要不咱倆搭夥假成親算了。 侍衛烏黑深邃的眼眸盯着她說了聲好。 沈訴訴下嫁府中侍衛,成爲坊間一大笑談。 她本人倒是不在意這些,畢竟她家侍衛夫君話少還聽話。 沈訴訴性子驕縱,壞事沒少幹,上房揭別人家瓦時,墊腳的石頭都是他搬來的。 她身子弱,時常手腳冰涼,她把他當暖爐,抱着睡一整夜,他也毫無怨言。 她要吃城西的熱乎糕點,他施展常人所不能及的絕佳輕功,回來的時候糕點還是燙的。 沈訴訴過了幾年快活日子,後來江南有禍事起,叛軍要推翻朝廷。 這也在沈訴訴的預料之中,她準備叫上自己老爹和夫君一起跑路。 但她的侍衛夫君不見蹤影,沈訴訴氣得邊跑邊罵他。 她一路跑,後面叛軍隊伍一路追,沈訴訴不知道自己到底得罪他們啥了。 最後她沒能跑過,被亂軍包圍。 爲首鐵騎之上,銀甲的將軍朝她伸出手,將她抱到馬上。 沈訴訴麻了,因爲該死的……這個叛軍首領就是她夫君。 難怪追殺(劃掉)了她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