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古代言情 東宮嬌藏 第62章

《東宮嬌藏》 第62章

◎“家讓你來的?”◎

坤寧殿正殿

李貴妃仗著皇上寵, 向來是不把皇後看在眼裏,平日裏從不主登門,今日過來,皇後料定了沒什麽好事。

果真, 皇後一進門, 李貴妃就哭哭啼啼的起了

“給皇後娘娘請安了, 還請皇後娘娘不要責罰。”

這話說的皇後一頭霧水, 一來李貴妃從不曾在後宮委屈, 二來即便了委屈, 也從來是找家哭訴,而不是找自己啊。

皇後沒理, 先在椅子上坐下之後,吩咐徐嬤嬤給上茶。

李貴妃還站在原地,沒有皇後的吩咐按理是不能坐下的, 誰知眼珠子一轉,用手絹著眼淚,順勢就坐下了。

皇後見狀也沒說什麽,想起之前徐嬤嬤傳的話,皇後開口問道:“家讓你來的?”

李貴妃點點頭, 委屈道:“姐姐,咱們同在宮中,你對妹妹有什麽不滿意的地方,直接與我說就是,我一定改,何必……何必在家面前說我的壞話呢?”

李貴妃說著話, 眼神還時不時的撇過來, 看著讓人討厭的很。

皇後深吸一口氣, 剛要反駁,想了想,又語氣如常道:“貴妃盛寵,我怎敢在家面前說你壞話。”

李貴妃:“娘娘這麽說可是折煞臣妾了。”

一副惺惺作態的樣子,皇後就覺得厭煩。

李貴妃接著說道:“午後家來啓祥宮用膳,說皇後埋怨臣妾不去晨昏定省,可是,不讓臣妾過于辛苦,是家的意思,家親口面了的,娘娘怎麽能又去向家告我的狀呢?”

還沒等皇後反駁,徐嬤嬤先看不下去了。

“貴妃慎言,我們娘娘從未在家面前挑撥是非,自打家下令說免了貴妃的晨昏定省之後,我們娘娘是半分不是也沒有說過。”

Advertisement

徐嬤嬤上前一步說出這些,隨後又站到皇後側去了。

皇後輕聲斥責徐嬤嬤道:“沒有規矩。”

隨後對著李貴妃說道:“貴妃可能是誤會了,歧國公主出嫁前,家曾來坤寧殿商量出嫁事宜,正趕上晨昏定省,見貴妃不在,所以問了一句。”

李貴妃泣的聲音漸漸微弱,眼淚的手也放下了。

其實本來也不是什麽大事,家那日確實是看貴妃不在,所以問了一句,但是問過之後也并沒有生氣,他對貴妃向來是寵溺無度。

今日午膳的時候說起此事,家意思是說,雖說免了貴妃的晨昏定省,但是作為貴妃,隔三差五的也該來上一兩次,否則豈不是太不給皇後面子。

當時對著家,李貴妃笑瞇瞇的答應下來,誰知睡了個午覺,扭頭就來皇後這裏生事了。

“皇後娘娘這麽說,到是把罪責都推到管家上去了。”

李貴妃搬出家,卻沒想到皇後毫不怕,這些年看了太多家維護李貴妃的場面,到了現在,早已心如枯槁。

皇後懶得和掰扯:“貴妃不信,大可把來,咱們當面對峙。”

李貴妃神自若,手拂了拂額發,語氣不善道:“總之,我向家保證過了,這幾日午膳前後都會來坤寧殿坐坐,還皇後不要覺得打擾。”

皇後笑笑:“不打擾,同是姐妹,自該常相見。”

李貴妃輕哼一聲,起走了,皇後臉上笑容消失,看著李貴妃遠去的背影,對著徐嬤嬤說道:“我是真看不慣那一付張狂樣子。”

徐嬤嬤走到皇後邊低聲道:“來也好,正好趁著這時候教教規矩。”

皇後嘆了口氣,無奈道:“教什麽規矩?在我這了哪怕一頭發的委屈,都要扭頭向家那添油加醋,這便是如鯁在,吐不得也咽不得。”

Advertisement

皇後是國母,當為天下妻子母親的典範,世人教導要有容人之度,尤其是對待丈夫寵的妾室,更是不能表現出毫的嫉妒,皇後為了個好名聲,也只能忍著。

徐嬤嬤只能勸道:“娘娘放寬心,也就是現在張狂一時,等咱們太子……娘娘不是輕輕松松嗎?”

皇後笑了笑:“這倒是。”

皇後就算再糟心,只要一想到自己是太子生母,現在皇後,日後的太後,心裏便敞亮了。

皇後心煩躁,也不想再去抄佛經了,便讓徐嬤嬤去知會裴宜一聲,告訴可以走了。

宮裏就是這樣,但凡有點事,都像是長了翅膀一般,傳的飛快。

宜走在回東宮的路上,輕聲問金兒:“李貴妃和皇後之間過節很大嗎?”

金兒看著四下,輕聲道:“也說不上是什麽過節,李貴妃仗著家的寵在後宮橫行霸道,皇後娘娘是太子生母,地位不可撼,這二人或許關系不融洽,但是也生不出什麽子。”

宜低聲問道:“皇後既然是太子生母,那家也不向著嗎?”

金兒嘆了口氣:“皇後份貴重,加上太子在前朝也爭氣,原本家對皇後稱得上相敬如賓,但是……”

金兒聲音又低了些:“但是姑娘你看,殿下一被足,就連帶著皇後娘娘的日子也不好過,若換了往常,李貴妃就算是在張狂,也不敢這樣明目張膽的到皇後宮裏來。”

宜點點頭:“但是皇後娘娘也有盼頭,其實現在時局清晰,就算是李貴妃在張狂,到時候也……”

宜沒把話說完,金兒也明白的意思,于是主仆二人會心一笑。

回到東宮之後,裴宜吩咐金兒不要把今日李貴妃和皇後之事告訴太子,畢竟太子還在足之中,就算知道了也不能做什麽,到底只是徒增煩惱。

Advertisement

晚上一起在書房看書,裴宜看趙恂對著一封信發呆,于是問道:“殿下手中的信是誰送來的?”

趙恂回答道:“是太學裏的同僚。”

“哦?說了些什麽?”

趙恂神嚴肅:“時局之事,面對遼國,朝中分主戰和主和兩派。宰相主戰,家將他外放了。”

宜知道外放的意思,就是指派道外地做

宜:“家都願意送公主過去,那必然是主和的。”

趙恂沒說話,他皺起眉頭,打心底裏不贊家這樣的理,但是畢竟他只是個太子,再不願,也不能說什麽。

國家大事上裴宜幫不上忙,皇後和太子母子,一個為後宮嬪妃所擾,一個為前朝局勢所擾,都不是好解決的事

宜今日一進到坤寧殿書房,就覺出皇後今日心不好。

便打起了十二分的神,毫不敢出錯。

皇後心不靜,一連抄錯了好幾個字,于是嘆了口氣,放下了筆。

徐嬤嬤為皇後和裴宜奉上茶水,還端上了一疊點心。

宜不好意思手去拿點心,于是只小口小口的喝著茶水。

看著裴宜,皇後似乎想起什麽事,于是放下茶杯問道:“你父親……齊國公貌似沒有妾室。”

乍一問道自家的況,裴宜還有些沒反應過來,回了回神,隨後點了點頭:“回娘娘,父親確實不曾納妾。”

皇後沉片刻:“齊國公與你母親親多年,但你母親都不曾誕下嫡子,齊國公不在意嗎?”

這話問的好直接,齊國公家後繼無人之事曾在汴京中被人議論過一陣子,但這種事掀不起大風浪,大家議論一陣也就忘了。

宜:“母親誕下我後虛弱,已經不適合再次有孕,所以父親便打消了生兒子的想法,只一心一意守著我們母。”

Advertisement

皇後有些不敢相信,畢竟全國上下也找不出幾個不納妾,不生嫡子的人家。

“沒想到齊國公是如此深之人,但延續香火本為子使命,難道你母親就沒想著找個侍妾生個兒子過繼到自己名下?”

宜不知皇後為何要問這些,但還是認真答道:“母親深父親,不能誕下嫡子雖然憾,但是父母深厚,不願有別人足。”

皇後神似乎十分不解:“可你母親不納妾室,難道就不怕背上一個絕後悍妒的名聲嗎?”

宜搖搖頭:“母親不在乎那些,母親說這些所謂的罪名不過都是男人為了控制人憑空造出來的,別人想把枷鎖套在你頭上,你尚且可以躲避,但若是自己願意套上枷鎖,那便是再也不下來了。”

這一番言論,完全違背數百年來世人對的規勸,皇後一時間不知該作何反應。

宜還不知自己這話會在後宮裏掀起一陣軒然大波,但是眼看著到了回宮的時間,得到皇後允許後,施禮,隨後便走了。

一夜無事。

到了第二天中午,回東宮用午膳的時候,忽聽得玉兒笑呵呵的過來說道。

“姑娘,聽說皇後娘娘今日對李貴妃發了好大的脾氣,連家都驚了。”

宜邊洗手邊問道:“如何,家還是向著李貴妃嗎?”

玉兒搖搖頭:“非但沒有,家甚至還讓李貴妃以後不得缺席坤寧殿的晨昏定省!你下午去坤寧殿的時候能不能打聽打聽看看到底是怎麽回事,我們都好奇死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