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冉宣召幾人進來見面。
兩位嬤嬤都姓蘇,是姐妹倆,分別稱呼為大蘇嬤嬤和小蘇嬤嬤,都是圓臉中等個頭,氣紅潤。每人帶兩個宮娥,分別名為銀釵、銀環、銀篦、銀簪。
得,這是一整套頭上用。
筠冉未見面時一開始還擔心這兩個嬤嬤倚老賣老指手畫腳,可是大鄭嬤嬤為首卻說話得:“奴婢們來提點娘子宮廷禮儀,算不上教導,只能說是輔佐,再者娘子若有對宮里一些事不了解的,奴婢們也可答疑解。”
極其有分寸,并不多指手畫腳。
筠冉應了下來,又定下每天出一點時間跟兩位嬤嬤學習大婚禮儀和皇家進退規制。
白芷當然是高興:“這幾人一定是太子殿下安排好的。”
筠冉想制止,可是轉念一想:前世送到邊的丫鬟婆子沒有不妥帖的,當時還以為是自己運氣好。
可是那些人都是宮里混的老人,怎麼會乖乖不生事呢?
說不定便是晏時雍的手筆。
這麼想來他也不是一無是。
筠冉才沉思了片刻忽然想到:今天晨起才半個時辰不到,已經有意無意惦記起這個人兩次了。
停停停!不許想。
筠冉了臉上的燙熱,努力收回思緒,問白芷:“二房怎麼樣?”
白芷捂笑:“娘子發話后,二房老爺在祠堂跪了一夜,天亮才被顧老夫人喚起。這會只怕在哭天喊地呢。”
祠堂地磚,又加上夜里水重,只怕要疼好幾天。
筠冉點點頭。
“不過二房又送上了一些菜肴過來。”白芷回稟。
二房的小丫鬟端著個食盒站在廳中:“一道是二夫人親手做的荷葉,一道是二娘子做的白香餅。請三娘子用。”
筠冉面上出復雜的神,這兩人也太離譜了些,兩房隔閡已久,難道指這些吃食挽回嗎?
邊兩個宮里嬤嬤瞥見的,自然而然一正言辭拒絕:“大典在即,太子妃不能用外面的飲食。”
小丫鬟再怎麼伶牙俐齒也不敢違抗宮里嬤嬤的意思,便只能提著食盒落荒而逃。
沒想到嬤嬤還能有擋箭牌的用!
筠冉打算以后遇到這樣為難的事就讓兩位嬤嬤出面。
反正那是宮里派出來的嬤嬤,后面是天家的面,尋常人只有失心瘋了才敢去質疑。
二房送吃食不后又想出了新的法子。
當天中午顧二老爺就捧著賬冊來蒹葭院了。
見到筠冉,他便覺得膝蓋約做疼,卻還記得殷勤笑,人將賬冊送過來:“這是家中的賬冊,原先叔父我代管了一段時日,如今侄年紀大了,應當管起來了。”
筠冉也不客氣,本是名正言順,這些都是大房的分之事。
示意白芷接過賬冊,卻不打算多留二房一刻,一端起茶,蘇嬤嬤立刻朗聲通稟:“送客!”
二老爺心里急得什麼似的,好容易有了拉近乎的機會,想趁著筠冉接下賬冊的機會與多聊兩句呢。
可是宮里的嬤嬤板著臉,一左一右站在筠冉后,將圍得水泄不通,讓他怎麼也找不到機會。
沒辦法,只能等下次的機緣了。
沒等到機緣,卻等到大房出的消息:說是陳管事來幫大娘子盤賬。盤點出虧空。
顧二老爺嚇了個半死,他賬的時候賬冊早就被心抹平了,誰能想到前院出了個陳管事這樣的叛徒呢!
陳管事在外院經營多年,自打顧二老爺接走家中賬冊之后他就暗中另立了一個賬目。
每次顧二老爺吩咐他做假賬時他從不違抗,乖乖照做,但是暗地里都會在自己的賬冊上記上一筆。
顧二老爺又恨又悔。
可是當務之急是要結侄,于是他從自己己里變賣了不,將那些虧空全都補齊,捧著大盤的銀子去蒹葭院。
筠冉親自見了他。
顧二老爺看著自己遞上去的銀子都被婢收起來了,心里痛得滴,上卻仍要說些漂亮的場面話圓回來:“叔父我不大會經營庶務,被下面人蒙蔽,卻沒想到虧空這麼多,總不能侄出嫁還憂心這些瑣事,做叔父的便只好拿出多年積蓄來填補。”
筠冉臉上做出吃驚的樣子:“原來還有下面人蒙蔽?二叔父心善,我眼里卻不進沙子,要幫二叔父清理門戶。”
沒想到會追究到底,顧二老爺忍住心疼,只能供出他一個長隨:“這人跟隨我多年,做賬的事陳管事也知道一二,就是他干得。”
說罷便張看著筠冉,想從臉上看出知道真相的痕跡。
筠冉卻一笑:“原來是下人蒙蔽,我相信二叔父,就按照二叔父的意思辦吧。”
顧二老爺這才松了口氣,舍棄錢財和長隨不算什麼,只要筠冉相信他那還有戲:“那就好,我這就那該死的奴才趕出顧家門。”
“二老爺大義滅親值得欽佩,等以后太子妃在宮外的奩產說不定還要仰仗您呢。”旁邊的蘇嬤嬤忽得開口。
顧二老爺大喜。他這麼多作等的就是這句話!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