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古代言情 嫁國舅 第172頁

《嫁國舅》 第172頁

潘氏沉默了。

曹太后心俱疲:“您就安生些吧,別再給我添麻煩了。”

如果當初云珠順順利利嫁了弟弟曹紹,兒子絕不會與李家父子鬧得那麼僵。

如果兒子繼續留著李耀做前衛指揮,以李耀的手,說不定那天就能阻攔宮人刺殺兒子。

可惜沒有如果。

有些事,從母親棒打鴛鴦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結局。

第84章 新帝進京,雙喜臨門(今天開始單更啦,明天見)

貴州黎平距離京城實在是太遠,迎立新帝的使團二月初出發,來去都是快馬加鞭恨不得一刻都不耽誤,總算在五月底將新帝迎回來了。

曹太后率領文武百親自出城迎接。

云珠一早就跟母親、嫂子守在了醉仙居,當新帝儀仗開始進城了,孟氏一手摟著兒一手摟著兒媳,娘仨在一個窗戶旁。

新帝坐在金碧輝煌的輦中,前后左右都是穿銀甲的武將,其中有個穿紅袍的年騎著高頭駿馬守在輦左側,其人面如冠玉眉目沉穩,正是寧國公府的三公子李顯。

云珠已經整整一年沒見過弟弟了,隔了這麼久再見,一下子發現了弟弟上的變化,臉曬黑了一層,個子高了肩膀更結實了,那種沉穩的氣質也越發明顯,很容易讓人忽視他今年也才十六歲而已。

Advertisement

孟氏目不轉睛地著漸漸往前行去的兒子,滿臉欣

顧敏說俏皮話哄婆母與小姑:“三弟越長越俊了,我看下面好多姑娘都在盯著三弟看。”

云珠這才收回追隨弟弟背影的視線,然后就看到了騎著駿馬并肩而行的父親與曹勛。

窗下的百姓興地議論著:“寧國公與大國舅都是又俊又雅的武將,這算不算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我倒覺得,大國舅比李家世子長得更像寧國公的親兒子。”

“凈說胡話,大國舅才比寧國公小十歲而已。”

“長得俊就是吃香,這倆人看著都比實際年輕。”

“哎,那個是李世子,好家伙,這個頭這板,我都擔心他壞那匹馬。”

云珠與孟氏聽了,下意識地看向一旁的顧敏。

顧敏的小臉頓時變得比炭火還紅,回到椅子上坐著去了,低頭給自己倒茶,心里又又惱,剛剛那人真是胡說,都能得住李耀,那麼膘健的駿馬會背不他?

.

新帝進宮之后,先率領文武百去為乾興帝搭建的奉安圣殿祭奠乾興帝。

乾興帝的棺槨還停在這里,因為天氣越來越熱,帝王棺槨周圍擺了一圈冰,盡管如此,還是有些味道逸了出來。

Advertisement

曾經的二皇子黎王如今的熙寧帝手持三炷香,神平靜地對著那棺槨拜了三拜。

他是兄長,如今也是皇帝的份,不必朝死去的皇帝弟弟行跪禮。

早在去年離開京城的時候,熙寧帝就沒想過自己還有回京的那一天,去貴州的一路歷經生死危機,抵達貴州后,熙寧帝想的也是如何提防乾興帝的其他謀害手段。

誰又能料到,他與李顯才把那座石寨收拾出樣子來,才暗暗收攏了一批可靠之人,乾興帝就把自己折騰死了?

打宮人這個惡因,熙寧帝一點都不奇怪,早在乾興帝還是太子時,就對邊的宮太監輒打罵,本不把那些宮人當人看。

因為乾興帝曾經想過要他的命,現在乾興帝死了,熙寧帝也不可能有什麼傷懷的緒,他連眼淚都不屑裝,長嘆一聲便算是給了曹太后面子。

正是這些小細節才更能表現一個人的,曹太后與文武大臣們都看得明白,熙寧帝不是個做面子活的皇帝。他的皇位不是乾興帝真心留給他的,他也不會因為那道詔就對乾興帝既往不咎激涕零,曹太后與京城的這幫大臣更不用指利用這事拿他什麼。

Advertisement

祭奠完乾興帝,大臣們正式跪拜了熙寧帝一番,熙寧帝就帶著一幫重臣去了乾清宮。

曹太后、兩位國舅、李雍李顯父子都在。

熙寧帝先聽閣與六部稟報了最近幾個月的朝堂大事,江山暫且無憂,接下來就商討了乾興帝下葬的事。

短短四個月,乾興帝的陵寢已經修建好了,大夏朝那麼多皇帝,大多數帝王的陵寢都修建了數年,乾興帝是第二個只用了四個月的工期的。這其中自然有乾興帝尚未婚不用考慮給皇后留位置的因素,也跟乾興帝在位時間短、死因丟人又與新帝結怨有關。

曹太后倒是很想給兒子修個無與倫比的陵寢,可沒有理由也沒有勢力去為此爭取。

熙寧帝看過欽天監測算的幾個黃道吉日,詢問曹太后:“母后覺得哪個日子好?”

曹太后面哀傷:“就六月初七吧,讓他早些土為安。”

兒子下葬了,的心也好些。

熙寧帝便讓禮部尚書去安排了。

閣、六部尚書離開后,熙寧帝看向李雍父子時,神就變得親和多了:“國公與顯郎隨朕一路奔波,肯定也累了,早些回府休息吧。”

Advertisement

李雍、李顯領命告退。

此時,乾清宮就只剩熙寧帝、曹太后以及兩位國舅了。

曹太后識趣地提出要回慈寧宮休息。

熙寧帝看向曹紹:“小舅代朕送一送母后。”

曹紹:“是。”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