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玄幻奇幻 逍遙小儒仙 第112章:初立大漢(下)

《逍遙小儒仙》 第112章:初立大漢(下)

從院子里走出,李長安邊跟著張富貴和宋安民,其余老兵則再次散去,等待下次召集。

“張叔,金部目前需要著手三件事。”李長安這時才安排事務。

“但憑主公吩咐。”張富貴應道。

李長安趕忙阻止,“張叔,您這不是在折殺我嗎?私底下不必這般稱呼。”

“禮不可廢。”張富貴搖搖頭,“既然已經定下了大漢名諱,還是依規矩辦事,如果再喊長安,以后底下人就不好管了。”

“師父知道會打死我。”李長安扯了扯角,“就算不喊長安,也還是換個稱呼吧。”

“那便喊公子,聽著親切些。”張富貴撓撓頭說道。

李長安點點頭,“張叔,金部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找地方開旺福記。”

“在開店之前,讓弟兄們悉旺福記的活兒,以后旺福記再開分店,就可以把弟兄們分派出去了。”

“能力好的,可以多管些事,能力一般的也要帶著,可以管些事,金部以后會為大漢的金袋子,賺錢就是首要。”

張富貴點點頭,這事兒他也合計過,龍湖幫的事一解決,旺福記就可以上馬了。

“另外,張叔還需要考察龍湖幫勢力范圍,所有酒肆茶館還有勾欄。”

“如果經營不善,可以嘗試接手,或者以參方式加其中。”

Advertisement

張富貴有些不解,“這里面有什麼計較嗎?”

李長安解釋道,“酒肆茶館勾欄,這些地方匯集了南來北往三教九流的人,也是消息最靈通的地方。”

“在這里扎下,以后諜部弟兄無論是收集報,還是擴散輿都會方便很多。”

張富貴和宋安民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震撼之

走一步看十步,每一步都環環相扣,有這樣的計謀,何愁大事不

“第三件事,就是今日我的承諾了,張叔可以先看一看龍湖幫勢力范圍的學堂,有沒有要轉手或者能一手的。”

“大漢子不能全部聚集在一起,防止被有心人盯上,以后學堂必定是分散開的,也會招收外部學子,掩人耳目。”

“如果能接手最好,實在不行,張叔可以先找合適的地方,我會想辦法在書院里找找門路。”

張富貴鄭重點頭。

這也是大事,關乎到弟兄們的后輩。

張富貴告辭離去,開始著手李長安布置的任務。

只留下宋安民還跟在李長安旁。

“宋哥,諜部眼下要做兩件事。”

“首先就是全面接管龍湖幫,把龍湖幫往其他路上引。”

“各家店鋪上供的月錢,每月按店鋪伙計的人頭來收,一個人收三十文錢即可,誰要是敢多收收,直接打斷踢出龍湖幫。”

Advertisement

“所有銀兩最后歸總到一起,給張叔,由他負責一切銀錢往來,龍湖幫眾的月錢也由張叔暫時負責。”

“龍湖幫眾分兩批,一批在勢力范圍打掃街道,維護各家店鋪治安,既然收了人家的錢,總要干點事。”

“第二批就負責龍湖幫以前的黑生意,水至清則無魚,把這些黑生意聚攏到一起,也方便控制。”

“但是有兩樣不做,一定要記住。良為娼不做;販賣孩不做。”

“黑市生意可以做,軍械生意可以做……府要是查下來,就把這批人推出去頂罪。”

宋安民聽李長安說的這些,忍不住笑道,“主公這麼安排,龍湖幫的那些家伙估計都要傻眼了。”

“以前他們就是地流氓,現在反而要變好好先生,打掃街道,維護治安,說出去都沒人信。”

“就算是混,也得混個人模狗樣的才好,要不然瞎混有什麼前途?”李長安笑著搖搖頭,

“遇到不聽話的,打斷滾蛋,這件事要在月底前完。”

“所有賬本都要準備兩份,一份隨銀錢給張叔,另一份封存,送到我那里。”

宋安民點頭應下。

“第二件事,就是對外滲,目前我們的人手不多,先集中小幫派滲,逐個擊破,此事不急,遇到問題就來找我。”

Advertisement

李長安說了第二個安排。

“明白。”宋安民對李長安的安排,毫無保留地信任。

“最后還有一件小事。”李長安突然想起來說道,

“麻煩宋哥去做一些鐵牌,每一個弟兄都要編號綁定,以后鐵牌就為我們的份象征。”

“牌子的樣式我回去畫出來,明日傍晚等我散值后給你。”

宋安民躬領命,隨后悄然離去,附近還有幾名諜部員在保護李長安的安全。

直到這時,李長安才松了一口氣。

此時天漸晚,看著頭頂星空,李長安不有些恍惚,終于還是走出這一步了。

大漢之名,主公之名,讓他的眼中似乎多了些東西。

……

次日,

叢文書局加印一百五十萬冊《梁祝》的消息,已經傳的人盡皆知。

這個消息本不需要遮掩。

叢文書局的宣傳力度極大,早已不是什麼

“聽說《梁祝》和《囈語》一樣都是話本。”

“叢文書局瘋了嗎?現在最盛行的,明明是《滅妖記》這樣的話本。”

“難道是想重現《囈語》的瘋狂嗎?”

“傻了吧?《囈語》之所以賣那麼好,絕大部分功勞都是太白的。”

“先有《相思二首》,后有大師級行書,這才能有如此驚人的銷量。”

“這《梁祝》一看就是新人所寫,能撐得起一百五十萬的銷量嗎?連黃勤山這樣的大師都不行,他就行了?”

Advertisement

“叢文書局管事的腦子被驢撅了吧?”

嘲諷的聲音層出不窮。

也有零星為《梁祝》聲援的,但《梁祝》前期只賣出十萬冊,還分散在整個大晉。

所以各地的聲音有限,掀不起什麼風浪。

們很想說《梁祝》比黃勤山大師的《囈語》要好,可人微言輕,很快就被嘲諷聲吞沒了。

叢文書局上次瞎貓上死耗子,運氣棚抱上了太白的大,現在《梁祝》沒了太白,難道還能逆天不

這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

尤其是銅雀書局和柏廬書局,它們和叢文書局在東南三府競爭,三家一直都是死對頭。

現在叢文書局出了一個昏招,讓另外兩家書局的管事們大喜過

市面上最盛行的話本,就是他們推出來的。

叢文書局本就已經落后一招,現在不僅不迎頭趕上,反而自出昏招。

簡直是自作孽不可活!

看來下叢文書局,指日可待!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