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說服了孫權,江東孫氏正式和劉備合作。”
賈詡繼續說道:“我們探子把消息傳回來時,孫權已經下令出兵,要和劉備在江夏會面。”
他們真的合作,孫權那麼快便出兵了。
“文政,又被你說對了。”
曹早就習慣了這些,不像以前那樣驚訝,哈哈一笑道:“接下來對南方一戰,是無法避免,文政認為這一次能否滅掉劉備,征服江東?”
郭泰搖頭道:“我想有點難,劉備有諸葛亮輔助,短時間要滅了他,並不容易。孫氏經歷三世,在江東深固,難以征服,但整個荊州北部,在此戰過後會盡丞相手中。”
賈詡問道:“荊州南部呢?”
“我們放棄了!”
郭泰這話使得他們二人一愣。
只要贏了這一仗,他們實力暴漲,就算是一直南下橫推,打到南嶺都不問題。
賈詡問道:“文政你是否糊塗了?”
要放棄荊州南部,和他們的戰略不符,也不符合郭泰的能力,難不今天還沒睡醒,才會胡言語。
曹無法理解地問:“為何要放棄荊州南部?”
完全沒有放棄的理由。
“原因有二。”
郭泰慢悠悠道:“其一,就是之前我和丞相說過的四個弊端裡面,後方不穩。”
賈詡馬上說道:“文政說的是馬騰等人吧?丞相已經派人去安好,如曾經在渡和袁紹打起來時一樣,西涼的人各不相幫,沒理由會作。”
郭泰分析道:“馬騰等人早就有了要對付丞相的心思,這一戰過後他們必定會兵,不管會否作,只要他們還存在,沒有順從,都是患,如果不把這個患拔除,丞相能安心繼續南下?”
曹搖了搖頭,當然不能安心,西涼對他而言就是個患。
萬一馬騰從關中打出來,而他的大軍又聚集在南方,許都肯定守不住。
要是大本營都失去了,再怎麼拿下南方,都沒有經營多年的許都重要,願不要南方,不想許都失守。
“第二個原因呢?”
曹又問。
郭泰說道:“《戰國策》這本書,丞相和文和應該都看過吧?其中趙惠王伐燕,蘇代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來勸說,其實和我們現在差不多。”
《戰國策》這種古籍,他們當然看過,裡面的各種故事悉得不能再悉。
賈詡說道:“文政的意思是,劉備會和孫權打起來?”
曹不太相信道:“孫權和劉備剛合作不久,沒理由會打起來。”
郭泰繼續解釋道:“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丞相是否還記得,諸葛亮要帶著劉備往後所走的路線吧?”
諸葛亮的路線,先是孫劉合作,在荊州站穩陣腳,然後蜀,三國並立,再劍指漢中。
曹當然還記得,也和賈詡等謀士分析過,無不覺得劉備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
“丞相,他們真的會打起來!”
賈詡瞬間想到了什麼,道:“益州劉璋雖然沒什麼作為,但只要他還活著,益州鐵桶一塊,劉備要取益州,沒有足夠的兵馬,如何能取?”
“荊州劉表死了,劉備只要假意扶持劉琦,接下來那一戰,無論勝負,他都可以利用劉琦的份,以及仁義滿天下的聲,輕松地取得長沙等郡,招兵買馬,培養勢力,這就是在荊州站穩陣腳。”
“但是他這樣一做,孫權肯定不同意。”
孫權被諸葛亮說服要出兵,最後哪能什麼都得不到就撤退回去。
這樣的虧本合作,任誰都不會接。
曹很快也想到這一點,終於能理解為何要放棄。
孫權肯定不服氣,不會看著劉備白白佔了便宜,自己什麼都沒有。
那麼他們會先打起來。
賈詡繼續說下去:“另外孫權早已經有了要取荊州的心思,之前殺黃祖,報父仇,只是他的一個理由,江東一隅之地,肯定滿足不了他們的野心。”
由此看來,荊州南部應該放棄。
“就算諸葛亮能預料到,這是丞相要做背後漁翁的計劃,他們也不得不和孫權為敵。”
郭泰補充說道:“諸葛亮出山隻贏了博坡一戰,為了施展抱負,向劉備證明自己的能力,他會提議劉備和孫權爭奪荊州。劉備逃跑了那麼多年,不甘心就此落幕,東山再起的機會擺在眼前,斷然不會放棄。”
賈詡讚同道:“等我們收拾了馬騰,正好能看到孫劉二人相爭,我認為文政的計劃可行,荊州南部可以放棄。”
思考了好一會,曹站起來,拱手一禮:“如無文政提醒,我已經釀大錯!”
賈詡佩服道:“文政走一步算百步,目之長遠,我這輩子都比不上。”
接下來,曹離開輜重營,把邊的謀士召集起來,說起郭泰的計劃
隨後他下令,明天開始,正式南下用兵。
第二天一大早。
曹軍開始南下出發。
曹帶著前軍,先往南方行軍,負責後軍的郭泰,隨後慢悠悠地跟上。
在前兩天,曹按照郭泰的提議,任命蔡瑁做水軍副都督,此刻也率領著襄的水軍一起南下,這一戰對於曹而言也是至關重要。
就在郭泰開始離開襄的時候,任俊突然走過來,道:“先生,外面有一個子要見你。”
郭泰一想就明白,那個要見自己的子是誰。
他走到軍隊外面,果然看到黃月英婷婷地站在那裡。
“公子!”
黃月英往前走了兩步,眼眸裡充滿了。
郭泰輕輕地拉起的手,笑道:“等我回來,然後不管一切,帶你離開!”
黃月英已經把心給他,投他懷裡輕聲道:“無論多久,我都會等下去。”
他們抱了好一會,郭泰低頭看著,聲音很溫:“我要走了,不用等太長時間,幾個月足夠了,別被你的父親騙了,知道嗎?”
黃月英輕聲一笑:“父親才不會騙我。”
“他會把你騙去給諸葛亮!”
郭泰了的小鼻子,松開手道:“好了,我要回去!”
黃月英看到他的影,緩緩地消失在眼前,然後依依不舍地回去襄。
然而剛走進襄城門,看到黃承彥在等著自己。
「歷史爽文」熬了個夜,李寬回到了大唐,成爲李世民的二兒子楚王李寬。他曾是長安城四害之首,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他是世家的眼中釘,又是勳貴的最佳合作伙伴。他是商人眼中的財神爺,也是匠人眼中的救世主。他是農業發展的助推劑,是科學技術的奠基者。他是番邦屬國的噩夢,是大唐開疆拓土的功臣。……且看李寬在“全才系統”的助力下,帶著大唐百姓走向奔小康的生活。
穿越成劉禪,卻逢五丈原將星隕落,諸葛亮含恨病逝,五虎上將無一尚存!這是什麼地獄開局!誰說阿鬥扶不起?誰說阿鬥胸無大誌?惟願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揭示神秘雇傭軍生涯:狼群 在一次暑期的度假旅游中,大學生刑天意外遭到劫持。 憑借天生的戰斗能力和豐富的軍事知識,刑天成功躲過被獵殺的命運, 也因此他被國際知名的雇傭軍組織“狼群”相中,開始了他的雇傭兵生涯。 戰爭無情,兄弟有義,在血腥、死亡、遠離親人的孤獨感的包圍下,深厚的兄弟情懷成了他最大的精神慰藉。 然而,當接到的下一個任務,是狙殺昔日在同一戰壕并肩作戰的好友時,刑天第一次陷入了巨大的精神恐懼。 在死亡的考驗已能從容應付時,心靈的拷問又將如何去面對?…… 這是一部描述海外特種作戰部隊形式之一--雇傭軍生活的小說。 作者豐富到極致的軍事知識,引無數軍事發燒友為之尖叫,追捧不已。
以詩賦揚名,用智謀天下。江山多嬌,風流人物看今朝。江湖武林,爭領群雄。策弄朝堂,功名四方。旁人笑我生涯拙,塵寰碌碌,畢竟何求,不羨王侯。
大豐朝,崇皇三十六年。 姜辰重生在江南巨賈之家,成為了人人嫌棄的爛泥紈绔。 攝取牛痘治天花,妙筆生花交大儒,鴛鴦陣法降倭寇…… 爛泥上墻,雞變鳳凰。 雖身在江湖,卻聲名赫赫,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此刻,崇皇以老,朝堂之上,暗流涌動,眾皇子對著帝位垂涎欲滴。卻不知江南道有匹夫鷹視狼顧,視皇位如探囊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