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諷刺的是,東廠大堂竟供著嶽飛的畫像。 祖時錦衛指揮使紀綱謀反失敗,祖皇帝誅滅紀綱九族的同時,對一向倚為臂膀的錦衛也不放心了,於是東廠應運而生,名為一一外輔佐朝政,實際上東廠對錦衛有監視製約之職。
東廠的基層人員稱“番子”,從民間及軍伍中選乾之士調用其中,而高層人員則一般由太監擔任,大明歷代皇帝對太監還是頗為放心的,在皇帝的眼裡,太監無後,謀反並無機,而且是皇帝的家奴,故而各地州府皆有鎮守太監為皇帝坐守天下。
東廠的立令太監們到迎來了春天,掌握了權力的太監們如同枯木逢春,老樹發芽,有一種重新長出來的興。於是東廠大堂裡便高高供上了嶽飛的畫像,他們覺得自己是忠誠且正義的一方,千古忠義的榜樣嶽武穆正是他們的偶像,偶像當然要用來高高供著。
至於嶽武穆會不會被這幫斷子絕孫的家夥氣得從棺材裡跳出來,這事兒東廠太監們不管,就算嶽飛氣活了,他們也有辦法把他拉進大獄裡雜治一番,著他簽字畫押,認同當這幫太監的偶像其實是一件很榮幸的事……
…………
…………
王嶽老態龍鍾的模樣,頜下無須,面頗為白淨,頭上戴著籠紗帽裡依稀可見花白的頭髮,眼睛時常閉著,一旦睜開,目卻有一種讓人墜冰窖般的寒。
令人聞風喪膽的東廠廠督自有一番威嚴,不過牟斌是錦衛指揮使,份也不低,對王嶽這副未語先笑的嚇人方式不屑一顧,他不吃這一套。
王嶽眼睛一瞇,看著堂凜然而立的牟斌,一開口聲音尖細難聽,嚨裡還夾雜著嘶嘶的痰音,扭頭瞪了堂嚴陣對峙的番子們一眼,叱道:“沒規矩的東西,雜家平日怎麼教你們的,忘了?敢在牟大人面前刀槍,傳出去外人只會說雜家沒教好,滾遠!”
番子們悻悻退下,牟斌的一張老臉卻紅了,王嶽這話明著訓斥手下,實則暗諷他這個錦衛指揮使沒教養,未經通報闖東廠。
“雜家這小破廟今兒可來了一尊大神,牟大人,你一進門便沒頭沒腦的說這麼一段,雜家老了,可真不大明白你的意思。”王嶽不不地道。
牟斌忍住氣,道:“王公公,閣李學士說,錦衛百戶秦堪殺倭之功被你了下去,此為何故?”
“秦堪?哪個秦堪呀?”王嶽歎了口氣:“牟大人,雜家年紀老了,記很不好,每天理大大小小的事兒忙得焦頭爛額,這會兒你拿一個錦衛百戶的事來問雜家……雜家不想敷衍你,可委實記不起了。”
牟斌盯著王嶽冷冷道:“王公公貴人多忘事,崇明縣抗倭一事剛過去,這就記不得了?”
王嶽恍然:“原來是這事……”
斜眼一瞟,王嶽仍舊一副不不的語氣:“……崇明抗倭一事,陛下和閣已有定論,紹興衛臨陣不懼,千戶呂志隆忠勇殉國,著追封犒賞,蔭其子嗣,指揮使張奎領兵有方,上意嘉勉,賜金百兩……”
牟斌愈發憤怒:“紹興衛‘臨陣不懼’?張奎還‘領兵有方’?我錦衛呢?”
“錦衛督戰之功,陛下和閣學士們也是記得的,無過便是有功嘛……”王嶽輕描淡寫將秦堪死戰殺倭一事帶過。
“王嶽,你欺人太甚!”
“牟大人這話怎麼說的?崇明抗倭一事,是陛下和閣敲定的,
關雜家何事?”王嶽眼皮一翻,一推二五六。 牟斌深吸一口氣,話說到這份上,再吵便是一場爛仗了,東廠大堂裡跟一個不男不的人吵得面紅耳赤,他牟斌丟不起這個人。
極度憤慨地哈哈一笑,牟斌連禮都沒施,扭頭便走。
王嶽盯著牟斌的背影還在皮笑不笑的客套:“牟大人慢走,廠衛本是一家,沒事多走走……”
…………
…………
出了東廠大門,牟斌臉鐵青,憤怒的軀瑟瑟發抖。
事到如今,已不止是那個小小百戶的功勞擢賞問題了,它已上升到廠衛之間爭鬥的高度,錦衛的功臣東廠說便下了,這次若然妥協,以後錦衛見了東廠怎生抬得起頭?錦衛上上下下的人怎麼看他?
牟斌退無可退!
天子不賞,朝廷閣不賞,我牟斌來賞!我就要東廠那些番狗瞧瞧,白永遠是白,怎麼塗抹它都黑不了!
順手拉過一名錦衛隨從,牟斌鐵青著臉吩咐道:“給經歷司楊天壽下個條子,南京東城百戶秦堪忠勇國,揚我國威,錦衛之功臣也,著即擢升南京東城千戶,原東城千戶雷洪升南鎮司鎮,秦堪麾下八十從屬賞銀百兩……”
憤怒地攥了拳頭,骨節啪啪作響,牟斌狠狠一跺腳,咆哮怒吼道:“告訴那個秦堪,給本指揮使爭口氣,一定要爭口氣!”
*
南京東城百戶所。
秦堪坐在百戶所的屋子裡百無聊賴地打著瞌睡。
抗倭回來後,秦堪的威信在百戶所兄弟們心中高到了極點,一個不喝兵,分給兄弟們最大的利益,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不頭,迎敵而上毫不屈服的百戶大人,簡直千年難遇,兄弟們很明白這一點,所以對秦堪的欽佩和敬服也是錦衛下屬裡難得一見的。
秦堪覺得自己好像被手下們當神一樣供起來了,每天要做的事便是院子裡點個卯,然後擺好姿勢端坐屋,任兄弟們廟裡拜神一樣恭恭敬敬地鞠躬,單膝點地,退下……
幸好他們沒上香,否則秦大人真會抄刀剁了他們。
任務通常由丁順和李二兩位總旗給兄弟們下達,百戶所要乾的事不多,無非巡街,收集消息,衙門坐探而已,如今秦堪的名頭在南京城雖沒到芒萬丈如雷貫耳的程度,卻也名氣不小,怎麼形容呢?百戶所方圓一裡,秦百戶吃飯下館子不用給錢,他的臉可以用來刷卡。
這就是明朝的幸福生活呀。
當然,也有不幸福的時候,比如說現在。
總旗丁順有些忐忑地走進屋子, 訥訥道:“大人,屬下剛從南京兵部衙門坐探回來,聽到一個消息……”
“以前丁總旗不是在戶部衙門坐探嗎?”
“呃,戶部那幫兒們太魯,上回不知什麼事大打出手,戶部幾位大兒打得天昏地暗,屬下只不過從堂前路過一下,不知被哪個天殺的家夥扔出的花瓶砸破了頭,於是屬下請調去兵部坐探了……”
“你從兵部聽到了什麼消息?”
“屬下一大早過去,聽得兵部秦尚書和兩位侍郎大人在議論朝廷的邸報,說閣傳旨,追封紹興衛呂千戶,擢賞指揮使張大人,以彰崇明抗倭時紹興衛臨陣不退,勇殺敵之功……”
“紹興衛臨陣不退?還勇殺敵?這是誰定的基調?”秦堪皺眉:“咱們錦衛呢?紹興衛那個熊樣兒都賞了,咱們百戶所應該更不差吧?”
丁順小心地瞧了秦堪一眼,歎氣道:“好像沒咱們錦衛什麼事……”
秦堪呆住了,半晌不出聲。
丁順咬了咬牙,罵道:“聽說是東廠那幫閹貨了咱們的功勞……這幫生兒子沒屁眼兒的惡心玩意!”
罵得解氣,就是邏輯上有點小瑕疵……
*
PS:晚上還有一更。。。
三江咱們贏了,響當當的狀元郎,謝大家每天不厭其煩的投票,也謝大家能夠忍耐我每天聲嘶力竭的喊票,一切付出終有回報,我們真的贏了!
按古代規矩,我得掛上大紅花,騎馬遊街誇,起點老總得請我吃一頓瓊林宴。。。
「歷史爽文」熬了個夜,李寬回到了大唐,成爲李世民的二兒子楚王李寬。他曾是長安城四害之首,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他是世家的眼中釘,又是勳貴的最佳合作伙伴。他是商人眼中的財神爺,也是匠人眼中的救世主。他是農業發展的助推劑,是科學技術的奠基者。他是番邦屬國的噩夢,是大唐開疆拓土的功臣。……且看李寬在“全才系統”的助力下,帶著大唐百姓走向奔小康的生活。
紹者,一曰繼;二曰導。 公元1127年,北宋滅亡。旋即,皇九子趙構在萬眾期待中於商丘登基,繼承宋統,改元建炎。 然而,三個月內,李綱罷相,陳東被殺,岳飛被驅逐出軍,宗澤被遺棄東京,河北抗金佈置被全面裁撤……經過這麼多努力之後,滿朝文武終於統一了思想,定下了擁護趙官家南下淮甸轉揚州的輝煌抗金路線。 不過剛一啟程,在亳州明道宮參拜了道祖之後,這位趙官家便一頭栽入了聞名天下的九龍井中,起來後就不認得自己心腹是誰了! 朕要抗金!可朕的心腹都在何處? ! 這是一個來自於九百年後靈魂的真誠吶喊,他在無可奈何繼承了大宋的名號後,更要將這個朝廷與天下導向一條新路。 故稱紹宋。
明朝末年,天災人禍,戰亂四起! 李建安穿越成為破軍戶,窮困潦倒。 叮! 系統來了! 可以複製物資! 「糧食X100袋」 「盔甲X100套」 「火槍X100把」 「大炮X100門」 哈哈哈,李建安徹底發了,富可敵國! 「你一個小旗?有自己的騎兵?」 「你一個百戶?敢和韃虜對陣?」 「你一個千戶?有自己的艦隊?」 崇禎皇帝哭了;「李哥,幫幫忙,借我點糧食吧?」
重生東漢末年,成為最不受曹操寵愛的兒子曹茂,覺醒暴君系統。“叮,宿主斬殺張繡,平定宛城之亂,獲得霸王之勇!”“叮,宿主強納呂布之女,獎勵天龍破城戟!”“叮,宿主用黑死病屠戮烏桓,獲得火炮圖紙!”“世人都言曹阿瞞殘暴,吾觀其子曹茂更盛之。”且看一代暴君曹茂,如何平定三國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