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古代言情 貴妃起居注 嫁妝

《貴妃起居注》嫁妝

又想起來和徐循說,「太孫剛開年就隨著陛下去外頭了,可能要過幾天才回來。這幾天,你們先安頓下來也好。」

陛下非常好,一年總有半年在外,又喜歡把太孫帶在邊,所以太孫是隔三差五地不在。反倒是太子,一般都不會離開京城的。

徐循倒是鬆了一口氣,點了點頭,又問太孫妃,「讓我把管事嬤嬤帶來,是有事要吩咐嗎?」

的確是有事要代,張貴妃把徐循、何仙仙應得的份例私產給了太子妃,因春和殿比較狹小,太子妃就把這些東西原樣轉給太孫妃了,太孫妃遞給徐循一張單子。「東西我都先給你擺進屋子裡去了,你對著,瞧瞧會不會多了、了。」

徐循本人肯定不管這事兒,也沒空查對這個,隨手就遞給孫嬤嬤了,「不了也就算了,難道還會多出來呀?」

「這可不一定,」太孫妃笑著說,「萬一何昭儀那裡的東西,被錯擺到你這裡了呢?」

Advertisement

孫嬤嬤一邊看一邊念給徐循聽,「酸枝木傢一套,計有炕桌二、方桌二、棋桌一、屜桌一、月牙桌二、羅漢床一、架子床一,大立櫃兩對,矮櫃兩對,大箱四個,長凳四、坐墩四、腳凳二、玫瑰椅四。另有翅木椅二把、翅木多寶格兩幅、屏風一。瓷瓶兩對,玉擺件有玉如意一對,玉桃、玉馬……等九件,奇石玩有壽山石擺件……等七件。瓷盤若干、瓷皿若干。香爐兩個、熏香球兩個,紗帳兩頂、錦帳兩頂,被褥四套、玉席兩領。百味合香四匣、銀調香一套,日用雜一套……」

「銅錢三千貫、珍珠一匣、各寶石一匣、銀頭面兩副、金頭面三副,金銀雜項首飾四十三件。貢緞四十匹,貢四十匹、貢錦四十匹、貢紗四十匹、貢羅四十匹,一年四季應節補子各二十個。」

「上等紅炭五百斤、黑炭一千斤、各田米二百斗,針線雜一盒。」孫嬤嬤念完了,笑著說,「老奴俱已清點過庫,毫釐無差,果然還多了一個芙蓉石玉樹盆景,想是原定了給何昭儀的。」

Advertisement

「這個卻不是。」太孫妃呵呵地笑了,「是我送給徐循的。」

徐循趕快起來謝賞,太孫妃說,「我們間不用這樣虛客氣。」

又和孫嬤嬤說,「今年冬天已經過了一半了,所以炭就只得份例的一半。別的我看著倒都是齊全的,胭脂水那樣的東西,們沒有預備,你們要是缺什麼就和我說,往庫里去領就是了。要現在還得用,便等等也好,到三月,新一季的水就都送來了。」

孫嬤嬤忙說,「娘娘想得周到。」

太孫妃又叮囑了幾句,「不要害怕麻煩,缺什麼只管和我要。」

孫嬤嬤就給徐循使眼

徐循本來還想多和太孫妃敘敘舊的,看了孫嬤嬤的眼,就知道太孫妃還要找何昭儀來說話、叮囑。只好站起來告辭,太孫妃果然也不甚留,只讓明早過來說話。

在回去的路上,徐循就和孫嬤嬤說,「好嬤嬤,你們心裡明白呢,只管逗我。」

Advertisement

孫嬤嬤在這些飾、擺設上是很有眼的,上頭賞下來的這些東西,最值錢的都歸來清點,要是太孫妃為了這事喊人的話,當然是跟著最合適了。徐循還什麼都不清楚呢,嬤嬤們倒是什麼都明白了。

孫嬤嬤說,「宮裡很多事就是這樣,底下人的消息傳得快。以後您就知道了,和太孫妃殿里的人多來往些,是沒有壞的。」

當然,這來往也要講究份,徐循那也只能和太孫妃來往,和宮人打關係的事,還要宮人去做。

徐循嗯了一聲,把這話記在心裡了,又驚嘆說,「我那個屋子也不大,怎麼就有了這麼多東西!那些布就要好大一屋子吧,可怎麼放得下?」

孫嬤嬤撲哧一聲笑出來,「婕妤,這哪裡就要放在您眼皮底下才安心呢?肯定是放在太孫宮的庫房裡。」

「那麼多人的東西,都混放在一麼?」徐循問。

Advertisement

「都是登記造冊,上頭了您的簽兒的,」孫嬤嬤說。「要是丟了,也有人管賠,您不用擔心這個。」

說話間,兩人已經回了屋子,徐循把太孫妃給的單子,從孫嬤嬤手上要過來了,說,「我算算我現在有幾兩銀子的家了。」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