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這個學生,我錄取了!
西海大學的研究生複試工作開始了。
每一個高校都會對於研究生錄取工作非常重視,因為研究生錄取直接關係到科研的生源,甚至關係到學校未來的發展。
王浩的研究生招生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因為報考王浩研究生的學生,尤其是進複試的學生,筆試績都極為驚人。
這些學生不僅僅是筆試績驚人,他們還都來自國名校。
其中報考數學方向的學生,分別來自水木大學、東港大學、西京科技大學以及蘇東大學,更不用說還有一個已經確定的國外留學生,來自阿邁瑞肯常青藤高校,斯坦福大學的天才學生。
放在水木大學、首都大學的理學院招生上,看起來,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但是放在西海大學研究生招生就不一樣了。
這主要還是高校生源差異太大。
西海大學即便是招收講師,都很難招到水木大學、首都大學等頂尖高校的博士生,研究生招生來說,招收頂尖高校的本科生,甚至要比聘請頂尖高校博士更加困難。
本科生選擇讀研的高校,大部分都會選擇與本科同級或者更好的高校,否則研究生讀起來似乎就意義不大了。
其實放在就業市場上就很明白了,一般的企業都很重視第一學歷,頂尖高校的本科生甚至比普通高校研究生更歡迎。
這主要是因為,很多人認為,第一學歷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智慧、能力差異,高考是非常公平的篩選平臺,能考上頂尖高校的學生,績是非常有含金量的。
相比來說,研究生就要差一些。
研究生是可以通過努力考上的,而頂尖高校的本科,努力佔據的比例就小了很多。
比如,水木大學、首都大學每一年都錄取好多的省狀元。
在一個省份能拿到第一的學生,絕對不僅僅是努力能達的,哪怕其他努力上十倍,沒有足夠的頭腦支持,想拿到省的高考狀元,也本是天方夜譚。
更不用說,過去很多年裏,
兩所大學錄取的學生中,有很多都是競賽生。
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可不是培訓一下就能獲獎的,首先還是要有足夠的天賦才行。
科研,天賦很重要。
很多高技的工作,天賦比努力重要的多。
西海大學對於王浩招收研究生非常重視,他們提前就組織好了面試專家組。
數學方向的研究生面試,是肯定要找理學院的教授,理學院的院長欒海平以及數學教授周清源,自然而然的就進了面試評審組。
其他還有兩位加,其中包括科技主任朱建榮,以及西海大學的校長嚴晉。
朱建榮加到面試評審組倒是不奇怪,他經常參與到研究生面試工作中。
嚴晉,就純粹是興趣了。
他一個大學校長想加面試組,自然不會有人持反對意見。
這個陣容是相當的華麗。
王浩看到面試評審名單都直扯角,嘟囔了一句,「要什麼面試評審組,我自己來就好了……」
這句話很正確。
不管其他面試評審組有什麼看法,最終有決定權的,都只是王浩自己而已。
……
數學方向的研究生面試工作是首先開始的。
面試地點就是在研究生的一個小辦公室,快到了面試時間的時候,幾個參加複試的學生都已經來了。
其中有兩個生、三個男生。
有兩個東港大學的學生坐在一起,其他都是單獨坐著不說話。
有個梳辮子的生很惹眼,倒不是長得漂亮之類而是會對每個人笑一下,看起來就屬於外向那種孩。
胡麗丹,來自西京科技大學。
當發現每個人都不說話的時候,胡麗丹就首先開口問道,「你們都對面試有準備嗎?王教授的面試,也不知道會怎麼樣,我現在都後悔了,考這個分數都能進水木大學了。」
旁邊一個男生,名字許傑,他跟著點頭道,「我也有點後悔。報都報了也沒辦法,這幾天我都很張,準備了好久。」
「你都準備什麼了?」胡麗丹好奇的問道。
許傑道,「梅森素數、阿廷猜想還有角谷猜想。我下載了王浩教授的幾篇論文,挨個看了看,雖然大部分看不懂,但是大致的證明流程,還是弄明白了。」
許傑說的準備讓其他人都很驚訝。
胡麗丹不由豎起大拇指,「我還以為我準備的夠充分了,沒想到你比我還要充分。」
「伱準備什麼了?」許傑問道。
其他三個學生也看過去。
「我就是仔細複習了一下微分方程相關的容,也看了一下研究生級別的微分方程容。」胡麗丹解釋道,「我不知道王浩教授會問什麼問題,但是我認為讀研,只要在一個方向上有研究就可以了。王浩教授最擅長的還是偏微分方程,這也是他最初的研究方向,所以我認為……」
「拉拉~~」
胡麗丹連續說了一大堆,差不多意思就是,王浩教授很可能問偏微分方程的容。
其他人聽罷頓時覺得有道理。
只要對王浩的果有研究的人就知道他擅長偏微分方程和數論,但是本科生很難接到怎麼研究數論的容。
那麼複習一下微分方程相關的容,可能就非常重要了。
陳蒙檬坐在角落裏,聽著兩個人的對話,就像是的名字一樣,覺有點發懵。
……什麼都沒準備。
是四年前北疆省的高考狀元,報考王浩的研究生,純粹是因為覺不比水木大學讀研差,而且主要是『離家近』。
既然不比水木大學讀研差,還離家近一些,自然就覺是很好的。
所以就報名了。
陳蒙檬沒有做任何的準備,從小就是個天才學霸,想著作為北疆省曾經的高考狀元,水木大學的本科生,有直接被保研的機會,即便是考研也能名列前茅,放在小鎮習題家群中,也絕對是出類拔萃的。
考研,能有什麼難度嗎?
這就是陳蒙檬單純的想法,可現在聽著其他人的談論,有點失去了信心,覺自己確實是太自大了。
對啊!
王浩教授的研究生哪有那麼好考?複試還是要多做準備!
……
在幾個學生的閑聊和忐忑中,面試終於正式開始了。
第一個面試的是蘇東大學的許傑,他進去以後看到五個面試老師。
最年輕的王浩坐在邊上。
第一個提問的是個小老頭,「你來做個自我介紹吧。」
這是正常提問。
許傑對於面試的準備充分,他馬上把準備的容說出來,還說起了自己在大學的科研實踐經歷。
第二個提問的是朱建榮,他連續問了好幾個問題,「你讀了研究生以後準備讀博嗎?」
「你為什麼選擇考研,而不是直接工作,我看你的履歷是蘇東大學畢業的,對吧?而且績相當好,找個好工作應該很容易。」
「有沒有確定的職業規劃?比如在西海大學讀完研究生以後,會不會考慮留校讀博,然後繼續從事數學領域的研究工作?」
朱建榮連續問了好幾個問題,都是在意料之中的。
下一個提問的是周清源,周清源問出專業問題,「談談非齊次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問題,你學過幾種方法?哪些方程式可以求解的?」
這個問題很考驗學生的數學水平。
許傑頓時有些張,同時對胡麗丹很是讚歎,竟然真有偏微分方程的專業問題,只是問出來的並不是王浩,而是個不知名的老教授。
他的績還是很好的,即便沒有準備,也說了一些東西。
等許傑全部說完以後,周清源也不知是滿意還是不滿意,只是淡淡的點了點頭。
欒海平的提問就很直接了,「給我一個錄取你的理由。」
許傑輕呼了一口氣,馬上帶著自信的說了起來,說起自己大學四年參與過的數學研究工作,並表示對數學研究很興趣,希終致力於做數學基礎的研究,等等。
這個回答還是很標準的。
等欒海平提問過後,就沒有再提問了,許傑帶著疑走出門,但是他沒說給其他人聽,就只是默默的坐了回去。
畢竟相互之間是競爭對手,他不可能提前問題,但是他還是朝著胡麗丹豎起了大拇指。
只是一個小小的作,也只有胡麗丹注意到了,但還是明白了許傑的意思,臉上頓時出自信的笑。
下一個,張海江。
張海江是東港大學的學生,他進去以後也被問到差不多的問題,
他的表現有些比不上許傑,甚至連偏微分方程的問題都沒有回答出來,出來以後明顯有些失落,做回位置以後眼睛都紅了。
下一個,胡麗丹。
胡麗丹中了『知識』題目。
周清源的研發領域就是偏微分方程,他提問每個學生的問題不一樣,但總歸還是偏分方程領域的問題,也沒有超出本科生的程度。
其他人的提問,則都是開放的,也很難說是好還是壞。
下一個,邱會安,很平庸。
再下一個就到了陳蒙檬,的表現可以說是最差的。
雖然在小鎮習題家群中是非常優秀的,但因為對複試沒有做太多準備,再加上進去的時候就非常張,幾乎沒有問題是一口氣答出來的。
等幾個人單獨面試全部結束以後,面試評審組也討論起來。
周清源道,「我覺得前面幾個都很好,尤其是那個胡麗丹,很優秀,而且明顯對面是準備很充分,雖然的大學有些差……」
西京科技大學也不是很差的學校,但是相比其他人畢業的院校,確實要差了不。
朱振榮則是對許傑很欣賞,「蘇東大學的許傑也很不錯啊,這個學生說話很誠懇,而且看起來很有信心。」
嚴晉則是更欣賞『比較平庸』的邱會安和張海江,他認為這種面試平庸的人,做研發才會有前途,反正格開朗、面試對答如流,對於數學研究來說,本就是負面的表現。
哪裏有數學家會格非常開朗?
哪裏有數學家很會說話?
最後其他人都看向了王浩,王浩則是道,「面試還沒有結束呢,我這有一個題,他們要一起做一下才行。」
「啊?」
其他人並不知道,王浩還準備了題目。
然後他們就看到王浩走到門口,招呼著學生一起進來,很認真的給他們分配了幾個座位,並從包里拿出了五張試卷,一一的分發下去,「這個題,給你們半個小時時間。」
「做不做的出來是其次,甚至能不能理解都是其次,但是我希你們能說出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向。」
「如果說的好,在我這裏肯定是高分。」
「……」
幾個面試評審聽了王浩的話,都到非常的詫異。
周清源走過去掃了一眼題目,就直接呆愣在了原地,表怪異還驚訝的張大了。
「NS方程?」
其他人也過去掃了一眼,馬上以怪異的表看向王浩,意思差不多就是,「你是認真的嗎?」
幾個學生拿到了試卷還躍躍試。
他們都可以說是小鎮習題家中非常出類拔萃的,最擅長的就是做題,但等拿到試卷以後,看著上面的題目直接就蒙了。
「NS方程?」
許傑、張海江、胡麗丹都聽過NS方程,知道這個問題是千禧年七大數學猜想之一,也就知道自己肯定是做不出來的。
他們看的臉都黑了。
NS方程?
如果能做出這種題目,還用在這裏進行研究生複試麼……
他們都覺像是做夢一樣,許傑還用力了下自己的臉,似乎是在驗證不是在做夢。
陳蒙檬、邱會安乾脆就沒有聽說過。
他們知道千禧年七大數學猜想,但並不知道NS方程是其中之一。
這其實也是很正常的。
千禧年七大數學猜想,有的是很著名的,但有的卻有人知,NS方程就屬於後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NS方程想要讀懂題目都很難,需要備充沛的基礎知識,掃一眼可能就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