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反問,金氏眉眼沮喪再不開口反駁。
景玉繼續說道:「戎王常年征戰,渠銘三兄弟更多時候是跟著金勇,但你平心而論,你覺得金勇有用心教導他們嗎?
若是淮不出現,若是渠銘真的做了戎王,你覺得他守得住戎王打下來的草原嗎?你覺得他不會被人擺佈嗎?你覺得金勇或者金猛沒有取而代之的心嗎?
知道為什麼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部族保持旁觀嗎?知道為什麼他們不惜花大價錢也要從圖金買兵嗎?知道為什麼戎王答應建獅城嗎?
你不知道,渠銘他們也不知道,你們只把這一切看作是我們在和你們爭,卻忘了真正應該警惕的敵人不是我們,是那些虎視眈眈的部族。
他們都在權衡,是繼續侍奉比戎王更為果斷善戰的明淮,還是容易控的渠銘,你以為人家那麼爽快的把布爾氏和孥稚的夫人嫁出來,真的是支持他們嗎?」
的話就像是一把刀,把金氏最為看重的臉面和榮耀一層層颳了下來,把他們母子的無知愚蠢全部擺在了明面上。
景玉說著說著就來氣:「但凡渠銘三兄弟有點主見,但凡他們能辦一兩件事,戎王都會高看他們,自然也會與你親近,可結果呢?
你們母子敵友不分,一味的被外人支配,甚至不惜站在戎王的對立面。」
「金狼族是我的母族,不是外人。」
景玉說了那麼多金氏才開口,結果說的話差點氣死景玉。
「那是你的母族,可從你嫁給戎王開始就應該知道金狼族是外人,你真真應該親近的人是戎王。
你寧可把渠銘三兄弟給金勇養育,也不捨得他們跟著戎王吃苦,殊不知戎王東征西戰之時是最容易親近相依為命的孩子的。
你讓他們自小就與戎王隔閡,現在還想怎麼期盼他們與戎王親近?就說戎王病倒到現在,一年的時候該是有了吧。
一年了,就在圖金的戎霄都沒去看過一眼,渠銘和孥稚都沒有來信問過一句安好,做兒子做到這個份上,你還想戎王怎麼偏袒他們?
你說你和王妃都是公主為何戎王這輩子忘不了王妃,那我想問問你,你可曾為戎王打理過一頓飯菜?可為他裁剪過一件裳?戎王上什麼東西是你親手所做?
都沒有是吧,因為你是公主,是金狼族人人寵的公主,我相信你也曾天真爛漫,也曾對驍勇善戰的戎王一見傾心。
可你為人妻之後,可曾做到過妻子的本分?你除了生了三個孩子,你還做過什麼?
渠銘三兄弟的年紀相差不大,我相信戎王也曾真的疼過你,否則他不會在王妃仙逝之後的十幾年裏只有你一個夫人。
但是戎王後來為何不在疼你,甚至數月半年都不去你的帳篷?真的是因為年老衰嗎?
金氏,你算是我見過的最為明的戎族夫人,怎麼到現在還想不通自己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失去戎王的心的?」
金氏從未想過這些,此時此刻被景玉一疏理才驚覺。。
好不容易嫁人。江明珠依舊不安分,前腳爬了定王府的牆,後腳翻了羅侯府的後院……聞將軍帶著人在身後貼心遞梯子,“娘子,實在翻不過,我找人撞大門。
上輩子貌美無腦的蔣明嬌死後多年,竟重生到了被賜婚的那一天。 被賜婚給一個瘸子? 什麼瘸子! 那是愛了她一輩子為她孤苦一生,死後只求與她合葬的大英雄將軍了。 惡妹阻,殺! 渣男追,滾! 奸嬸害,滅! 這一世,她要殺出幸福!
重活一世,初夏對前世最深的記憶是一身黑色衣袍肅殺冷清的新帝閔延禮抱着她冰冷僵硬的身體痛哭失聲。因爲這哭聲太悲慟,她一直沒法離開,跟在他身後陪他殺伐天下一統江山,看着他空置後宮孤獨終老。 還封了一個亡人爲中宮皇后。 那位皇后的名字跟她一模一樣,也叫初夏。 她這才知道,她因憐憫從深山中帶出的少年有多愛她,她又虧欠了他多少。 執念難消的她重回十五歲,她的少年還停留在話都說不清楚的階段。她凝着他,心中暗暗發誓,這一世再不錯愛他人,再不讓他孤寂悲傷,即使前路波折叢生,她也要陪着他走上帝國之巔,攜手到白頭。 * 婚後小劇場, 冬至朝會,新帝於泰安殿更衣。忽有內侍至皇后寢宮,面帶無奈。 初夏問其緣由,內侍回說,陛下不知怎地興致不高。言辭剋制精短,初夏卻當即了悟,隨着內侍走了一趟。 才踏入泰安殿,即被帝王擁入懷中。 初夏的手搭在他的腰側,輕笑詢問,“爲何興致不高?” 閔延禮委屈道:“兩日沒見着你了。” 初夏聞言,心頭一暖,軟着聲音哄道,“今日過後便好了,再忍忍,臣妾替你更衣可好?” 拗了好半天的新帝乖順道好。 一衆內侍:剛可不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