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都市爽文 農民也有春天 第100章 沾光

《農民也有春天》 第100章 沾光

林駒了解歪脖林的心理。

他其實是想幹象林駒這樣倒騰電子表的事

或者說,是想幹賺錢大,來錢快的生意。

但是,林駒絕不會向他們提供這樣的項目和信息。

不是象林甲寅擔心的那樣,怕他們競爭。而是怕因此害了他們。

現在的農民,雖然都有了發財的躁,但是他們現在並沒有賺大錢的能力。

沒有資金,沒有技,沒有項目,沒有市場信息,沒有商業經驗,沒有金融頭腦,沒有完善的政策法規,更不要說經營管理能力。

象倒賣電子表和麥克鏡這樣的生意,本就不是他們能駕馭得了的項目。

小打小鬧,隨夾帶點兒東西,或許會有可能會功。

象林駒這樣規模的,他們去幹了,功就是個偶然,失敗才是大概率事件。

象周玉貴那樣,想著等穩穩當當過了年,到南方去倒騰電子表和麥克鏡,只是跟風而已,失敗幾乎是必然的。

周玉貴,林駒可以不管。那是他自己的決定。

但是林駒給別人提供這樣的信息,他是絕對不會提供的。

功了,別人或許會給他幾句廉價的謝或者吹捧。

一旦失敗了,就可能把責任歸咎到林駒上,認為是林駒坑了他們。

“叔,來錢的道兒多了,但很多事兒不是咱們能幹得了的”。

“駒子,你現在是有本事了,就不能咱們堡子的人,都跟著借”?

Advertisement

“叔,賣蝲蛄、山野菜,大夥兒不都跟我沾了麼”?

林駒這就是要封口了。

這裡人的確實不乏俠義互助之風,但是,在大變革的時代,在金錢的下,也不乏一些自以為是的明算計和農民式的狡猾。

僅僅以賣蝲蛄和山野菜為例,人們開始的時候,就都在觀著林駒、黃天大和林馳。

什麼?其實就是在觀察風險。

這些人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先幹,等你幹了,我也幹”。

如果林駒他們不功,他們就不會幹。

林駒他們功了,看到也沒人來管,還賺到錢了,於是就一哄而上,跟風模仿。

再說了,象倒賣電子表和麥克鏡這樣的生意,本來就不適合於更多的人來幹。

如果林駒帶著幾個人幹功了,很快他們的七大姑八大姨就會一哄而上。最後靜一大,就很可能出問題。這畢竟是地下經濟,到時候連林駒都可能跟著倒黴。

其實,林駒很不贊象歪脖林這樣的人,現在就進商業領域。

如果要他建議,他更建議他們現在好好種地,先求溫飽,發展種植和養業。

積累一點資金和商業經驗,逐漸養商業意識。絕不是現在就想著一夜暴富。

種煙比較辛苦,連自己的父親林甲寅,林駒都他種煙。

如果發財是那麼容易,林駒幹脆領著林甲寅去倒賣電子表,豈不是痛快?

Advertisement

林甲寅只是個手藝人,本就不適合做生意。

連黃天大那樣很有悟,又經常在外面行走,很有社會經驗和見識的人,在很多方面都得林駒從頭去教,何況別人?

連林駒自己都得從賣蛤蟆、蝲蛄、山菜、藥材一點一滴地積累本錢。

直到這次倒騰麥克鏡和電子表,才能獲得第一桶金,完原始積累,何況別人?

遠的不說,就說這次黃天大和林馳,舍棄在家過年的機會,遠赴南方。對於鄉土觀念和節日結很重的東北人來說,又有幾個人能做到?

即使是他們兩個,還是在林駒的心算計下,一步一步地引導的結果,何況別人呢?

如果換做別人,林駒他大過年的到南方去,一旦生意失敗,很可能一輩子都把林駒當做仇人。

世上發財的人多了,但是人們只看見他們發財之後鮮的一面。

至於他們發財之前和發財過程當中付出的無限艱辛和行為邏輯,人們往往視而不見,或者選擇忽視。

話不投機,林駒喝了兩盅酒,吃了兩個粘火燒,就下炕到了羅家。

他明天要去綠江,順便問一下是否要把羅雅接回來。

得到了肯定答複之後,就去了黃老道家。看看收音機的效果怎麼樣。

收音機效果很不錯,黃老道正在聽。林駒自己沏了茶,就跟黃老道聊天,順便就把自己跟歪脖林的對話說了。

Advertisement

“你做的對,人的命,天注定,不是誰都能發大財的。這個世上,注定是凡夫俗子多,人人都想發大財,哪裡有那麼多的財”?

“還不會走,就想著跑,早晚要吃虧”。

“唉,就是小錢兒看不上,老是想著一夜暴富”。

“這樣的人,往往是貪小便宜吃大虧。用我們算命的話來講,就輕不能承財”。

“黃大爺,這是什麼意思”?

“就是人的德行不夠,承不了太大的財富”。

“這麼跟你說吧,和珅你知道吧?一個大貪,貪了無數財富,但是最後下了大獄死了”。

“有的人搶了錢,了錢,錢是到手了,但是最後進監獄了”。

“便是皇家也是如此。古代的皇朝,哪朝哪代,皇陵的風水都是最好的,都想千秋萬代永遠傳承下去”。

“但是哪個皇朝最後不是滅亡了?一代創業,二代守,三代以後,就逐漸衰落”。

“這是為什麼,就是越往後,後代越不爭氣,最後德不配位,一個個滅亡”。

“歪脖林這樣的事兒,你以後還會遇到很多。能夠幫助人一下,固然好。但也不是幫得越多就越好”。

“一個人能不懷害人之心,順其自然就好。至於別人怎麼看你,就任其評說去吧”。

跟黃老道嘮了一陣,林駒心好了許多。

這些道理,林駒其實都懂。只是一時心鬱悶,轉不開彎兒而已。

Advertisement

回到家裡,歪脖林雖然走了,但又來了不人。

都是聽說林家買了收音機和紉機,前來看熱鬧的。

見林駒回來,不免就像歪脖林一樣,跟林駒打聽是如何賺錢的,論調也不外乎就是你發財了,我們也跟著沾之類的。

一說,倒也不一定就是出於惡意和故意占便宜的心態,只是在這些人心裡,咱們既然是人,親戚裡道的,就理應均貧富。

不過是一種傳統心理而已。如果跟他們太較真,自己就有生不起的氣。

林駒也就跟人們嘻嘻哈哈的,說些無關要的話。

他是有心幫助一下這些人,但不是現在,也不是他們認為的方式。

只是因為現在時機還不

等到時機了,自然水到渠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