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山,也就是後世的秦皇島一帶,這裡是燕國的東北境。碣石主峰高達數百丈,在此可以俯瞰大海。而山下則是燕國最大的港口碣石港,隨著三齊商船對沿岸水文的探索和記錄,從淄川、膠西、膠東直達碣石的沿岸航線也重新恢復,齊趙船隻的往來,三地貨的流,使得這廣袤無垠,地廣人稀的燕國小港多了幾分煙火氣息。
今年開春後更是如此,原來,天下的伯主趙無恤讓燕國隨他討伐盤踞遼西的貊人,號稱要奪回孤竹、箕邑等地,恢復早年燕國的疆域。
雖然朝野有很多反對的聲音,但趙無恤還是把這視爲堪比齊桓公北伐山戎的壯舉,讓人大肆宣揚,並於二三月份率一萬大軍北上燕國,沿途一切糧秣都由燕人提供。
他先在月初時在燕國的都城薊停留,祭拜了召公之廟,然後邀請燕侯恪一同北伐。燕侯恪一方面迫於趙無恤的力,一方面也對開疆拓土很有興趣,遂答應了此舉,親自帶著三五千人隨趙軍東行,在夏後趙燕聯軍抵達了碣石山……
千乘萬騎,錦旗招展,只爲趙侯一人捧場,在這裡,趙無恤也詩興大發,賦了一首《觀滄海》,頓時惹得隨行的寵信羣臣讚歎不已。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君上這一句,當真絕妙!前面的幾句,已經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吾等眼前,而這一句,又彰顯了君上襟之博大、抱負之宏偉,彷彿也要像大海容納萬一樣,把天下納自己掌中啊!臣等聽得激無比,看來《趙風》裡又要多一首好詩,樂府又要多做一篇碣石樂章了。”
羣小都圍在趙無恤旁阿諛奉承,甚至有人慫恿趙侯在碣石山勒石記功,炫耀趙國的輝煌。
連要刻什麼字他們都想好了:“伯主威,遂興師旅,誅戮無道,爲燕逐貊;奄定北國,戎狄來朝,獻其貔皮,赤豹黃羆。惠論功勞,賞及牛馬,恩土域,軍民同歡。德並諸侯,天下泰平,男樂其疇,修其業。羣臣誦烈,請刻此石,垂著儀矩,萬年永福……”
趙無恤笑著不說話,不心裡在想什麼,是得意?還是厭煩?
一片烏煙瘴氣中,唯獨臣子游莫冷眼旁觀。
這遊莫本是一贅婿倡優,沒有姓氏,稱之爲“優莫”。但他卻頗爲機靈,助趙侯在軍中犒勞娛樂軍士頗有功勞,便被卓拔到邊,還賜他以“遊”爲氏。此人不像一般倡優出的寵臣那樣只會阿諛,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多次進諫,如今這場面,他實在看不下去,不由撇了下。
這一下,偏偏就被趙無恤看到了,當即點了遊莫的名字,讓他上前。
“遊莫,你滿臉鄙夷,有何見解?莫不是覺得寡人的詩不好?”
“小人不敢。”
遊莫口齒伶俐地說道:“只是覺得,君上再這樣下去,只怕要趕上紂王了。”
羣小大怒,指著遊莫說他大膽!
趙無恤卻不以爲忤,讓遊莫說下去。
“臣聽說,帝辛天資聰穎,見聞敏銳,才幹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倒樑斷柱之力。其繼位以後,遠賢臣,親小人,忠言不聞於耳,佞臣充斥朝堂。他仗著大邑商有數十萬斯民,便大伐東夷,開疆拓土。然而伐的都是不必伐之國,開的都是無用之土,以至於民力凋敝,衆叛親離。慶功宴饗都還不及開,就被周人襲,牧野一戰,亡國死,爲天下笑。”
“現如今,君上同樣詩才敏捷,更有雄才大略,吞併山河,獨攬燕、代之土,遠征遼東、朝鮮等前代不曾擁有之異域,在朝堂之上,也罷黜辛文子先生,疏遠相邦、大司馬等賢臣,反而一羣阿諛羣小簇擁在邊,慫恿君上北伐,創立所謂的不世之功……我看功之日,君上之國也命不久矣,要步殷商的後塵了。之所以說君上還不如紂王,是因爲紂王乃是天子,有自傲的資本,而君上只是一伯主,還君上繼續努力,興也然,亡也忽然,如此方能超過帝辛,讓長樂未央和鹿臺一個下場,後人憑弔殘闕時扼腕嘆息……”
“遊莫,你你你!你詛咒君侯,大膽!”
羣小震驚,被這番大膽的話弄得張口結舌。
“哈哈哈哈。”
然而趙無恤卻哈哈大笑起來,他指著遊莫道:“好你個遊莫,無五尺,脣舌卻如此了得,寡人差點被你說得愧難當,投海而亡了。”
隨即他面一沉,目視這半年以來,在朝堂上無所不用其極,極力支持自己“北伐朝鮮,威平貊穢”,一路上又不斷阿諛奉承的羣小,說道:“寡人記得,汝等都說,願爲寡人去死,生生世世爲寡人做牛做馬?”
羣小不知所措,這時候只好訥訥應是。
“那好。”
趙無恤一拍手,讓羽林侍衛的首領伍林上前,對他說道:“彼輩阿諛奉承,禍綱紀,試圖迷寡人,耽誤國事,寡人忍他們很久了。死倒是不至於,今日便將彼輩剝去冠朝服,投代北軍中與守卒爲奴,一生做牛做馬罷!”
這十餘人頓時大驚,以頭搶地,哭喊求饒不已,趙無恤卻不理他們,而是招手讓遊莫上前,對他說道:
“遊莫,還記得趙國建立前,你在軍中是作何職務麼?”
看著那羣半年多年極爲寵的羣小被押解下去,遊莫是又驚又喜,喜的是本來懷著一死的心思強諫,趙無恤居然幡然醒悟了,驚的是他開始覺得,事並不這麼簡單。
他的膽子頓時了回去,小心翼翼地說道:“臣在軍中的職務,便是帶著倡優們演戲以娛樂兵士,減緩勞役征戰之苦,也通過好懂的戲劇對話,讓衆人知君父之恩,知忠義孝道。”
“不錯,寡人這半年多來,也是在演戲,今日這場戲的序章,終於落幕,寡人也終於可以卸下裝束了……”
言罷,也不多解釋,騎著馬返回崖邊,繼續舉目遠眺,只剩下遊莫呆若木,愣在原地琢磨。
趙無恤此次來碣石,就不是要真的去討伐遼西遼東,真正的原因有三。
其一,是爲了將”近而示之以遠“的戰略欺騙演得更真一些,讓他的敵人們放鬆警惕,該鬥鬥,該變法變法。
其二,也是要找藉口將軍隊開燕國,徹底控制這個唯一能對趙國後方構威脅的千乘之國,放人之心不可無,趙無恤可不想全力向南時,燕國這邊出什麼幺蛾子。
其三罵,他也懷著一點小俏皮和私心,比如前世雖然多次見過海,但這一世,卻還未蒞臨海濱過,這碣石山,可是海聞名的觀海聖地啊。
掃清了耳邊呱噪的羣小渣滓,心中頓時清靜了許多,再度放目去,他纔算能到真正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這可是公元前五世紀,沒有任何污染的北戴河風啊……
“真乾淨……”
也不知過了多久,趙無恤才依依不捨打馬返回軍營,他一直在等,等南方生變,如今終於有了端倪。
此時此刻,白公的變法正如火如荼,但以趙無恤預想,楚國比不了中原,六卿均已進行了中央集權的改革,又在趙無恤一手劍一手犁下被統合在一起,而楚國舊貴族力量何等強大,白公的變法註定不會一帆風順,只要一點火星,便會沸鼎之勢!
既然戲演得差不多,也差不多該回趙國去準備這場收之戰了……
趙無恤的背後,高大的碣石山,夕西下,而濤聲依舊,千萬年不息。
шшш _тt kān _Сo
後世,若還有某位圖書管理員出的大人來此瞻仰古蹟,“東臨碣石有篇”的,就不是魏武,而是他趙無恤了!
嗯,日後當地的名字也可以改一個,就趙皇島如何?
ps:趙襄子飲酒,五日五夜不廢酒,謂侍者曰:“我誠邦士也!夫飲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疾。”優莫曰:“君勉之!不及紂二日耳。紂七日七夜,今君五日。”——《新序·刺奢》
當兵理由千百種。保家衛國?鍛煉自己?謀個好出路?“當然是保家衛國!”許言正氣凜然,“保家保家,起碼要有個家,容我追上校花成個家先!”痞子少年因校花崇拜軍人,與之打賭入伍,本以為進去裝裝逼耍耍酷,就可以回來抱得美人歸,年少輕狂的他做夢也想不到,他的人生會因此而改變,他會在部隊熔爐的錘煉下,一步步成長為超級兵王, 爆笑兵王,寒雪獨立人,
萬歷三十五年,一個滿腹權謀又毫無底線的狠人魂穿大明,化身縣丞之子,自此開啟一段逆天人生。他以現代權謀之術懲治貪官,連破奇案;他以現代官場縱橫之術,威震朝堂,所向無敵!流賊作亂?女真滿萬不可敵?在我的強兵之下,全是韭菜!時勢造英雄?不!真正的…
當山河破碎之時,總有中華健兒捨身忘死。 有膽敢覬覦中原大地之鼠輩者,必將頭破血流,血債血償。 山河陸沉之際,江東魂穿抗日戰場, 從淞滬會戰開始,帶領一個個中華熱血男兒, 殺倭寇,復河山。 我們的,必不讓人奪了去。 屬於我們的,也將取回來。 侵中華者,必懲之!
他命運不濟,身為21世紀的大好青年,卻被老天爺一個響指送回數千年前。戰火紛飛,餓殍遍地的時代,他不甘餓死,想賺點小錢。沒想到數年之后,卻被百萬將士以死逼迫,執掌王權。
楚風穿越到異世大陸的楚國,成為了一個閑散王爺。在戰國七雄的時代,一看楚國滿朝文武的配置,他開始深度絕望。左丞相秦檜,右丞相嚴嵩、太師董卓。六部尚書:司馬懿、蔡京、和珅、王莽、鰲拜、來俊臣。東廠都督趙高,西廠都督魏忠賢。上將軍,刑道榮。九門提督,潘鳳。另有四位異姓王:海東王朱棣,汝南王趙匡胤、淮西王安祿山、鎮北王吳三桂。更有皇后武則天,皇貴妃慈禧、貴妃楊玉環,坐鎮后宮。楚風這輩子,本想安安穩穩當個閑散王爺,安全茍到滅國就跑路的!未料老皇帝深夜突然駕崩,膝下唯一皇子也當夜暴斃而亡。楚風一臉懵逼的被...